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一月 13, 2025 星期一 陽光充沛 19° 39%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

中資潮退? 商廈「零」投資

中美貿易戰引發資金緊張,令中資財團在港投資見困難,而商廈市場相信最受影響,相信逾百億元以上商廈買賣難免減少,今年第三季大額物業竟出現「零」投資。 踏入第三季,整體投資氣氛也轉淡靜,無論住宅、工商舖交投亦回落。商廈市道經過一年多暢旺後,買賣亦有所回落,據美聯工商舖最近發表《商廈快訊》指出,50大甲廈之中,9月份共有6座大廈的入場呎價較8月份下跌,市場更重現呎價1萬元入場價。另外,上月指標甲廈的價格按月微跌不足0.1%,連續第3個月調整,累積跌幅僅約1.7%。 氣氛轉淡 全幢成交大減 價格跌幅不多,但大額商廈買賣,特別以全幢成交,的確明顯減少。商廈市場,絕對是近一年多投資氣氛最旺的物業,事實上,近年大額的商廈,幾乎全與中資相關,2015至2016年灣仔的恒大中心、光大中心,紅磡的中國人壽大廈、祥祺中心合共4幢商廈易手,涉逾300億元。 2017年最大手全幢商廈買賣,來自綠景中國,以90億元購入觀塘8 Bay East,作集團總部。直至今年,全幢商廈買賣宗數有所下跌,值得留意的,是中資機構入市個案不多,最大手來自今年6月內地財團恒力以150億元,向太古地產購入出太古城中心第3及第4座寫字樓,呎價約1.8萬元。惟近日出現一些變動,據悉,恒力把該項目65%業權,售予基匯資本基金,估計作價約130億元,恒力可獲利而回,惟幅度未算高。恒力在短短3個月內,需引入投資者並把逾半業權出售,而獲利幅度不高,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融資上出現困難,才迫不得已提早割愛,而據不少業界人士透露,近期普遍中資機構,均在融資及調動資金來港買物業時,遇上極大阻力。 中資參與投資是否明顯減少?據仲量聯行每年均有統計大手買賣上,中資所佔比例,由2016年至2018年第二季,中資每個季度在港投資絕不低,多由數十億元起,而今年第二季2,000萬元以上的投資物業成交,合共涉582億元,而中資佔其中177億元,比率達30%;第三季相關大額交投總金額僅錄約212億元,按季大跌63.5%,涉及中資的更是錄得零成交,屬3年來首次出現。 貿戰影響 中資融資受阻 此現象反映中資機構在融資上出現困難,歸根究底,正是中美貿易戰所引發。其實早在去年尾中國實施外滙管制,導致中國買家較難調出資金購買海外物業,近月中美爆發貿易戰更是愈演愈烈,內地資金更為緊張,甚至一些過往部署在港買物業的中資機構也打退堂鼓,最明顯例子,莫過於內地財團國儲能去年以大股東身份,夥拍本港投資者以402億,向長實購入中環中心75%業權,原定今年5月成交,豈料年初傳出國儲能未能調動資金,結果退出收購。另外,近期亦傳出在港投資的內地發展商,引入新股東以融資於住宅項目上,再加上恒力售出太古城中心65%股權,同樣反映中資在港活躍程度大不如前。 按目前中美貿易戰未有停下來,內地資金仍緊張,相信今年內難出現內地資金大舉進軍物業市場,而最受影響的,相信是甲級商廈,畢竟近3年本港絕大部分大額商廈買賣,均來自中資機構,購入作總部及長線投資,故願以高價入市。若單計回報率,未必可吸引本港投資者或外資基金承接,缺少中資這個大戶下,全幢商廈買賣難免大幅減少。 撰文 : 唐榮 欄名 : 專家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