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1, 2024 星期六 大雨 26° 90% 雷暴警告 黃色暴雨警告信號 三號強風信號

新房策關鍵 夠快夠多可持續

2018-07-05    經濟日報
特首林鄭月娥推出房策新措施,明顯是走新加坡之路,以資助出售房屋為主導,解決市民上車難的問題。 新房策能否成功,還看政府的執行力,讓市民甘於等待抽籤而不再盲搶私樓。 推資助屋夠快 予人上車有望 連日來街頭巷議的話題是林鄭房策新措施,將居屋跟私樓脫鈎,令售價大幅調低,而今後定價主要按合資格申請者入息增長來調整,不會因樓市飈升而不斷上調。 居屋家庭收入上限達5.7萬元,涵蓋80%香港家庭,加上綠置居和首置上車盤分別照顧基層和收入達7.4萬元家庭,所覆蓋的比例接近新加坡水平。 林鄭新房策採新加坡模式,因本港缺地,以致樓價飈升到脫離市民負擔能力水平,民怨日深,政府被迫無奈負起重擔來解決,提供市民可負擔得起的資助出售房屋,既解決市民住房基本權利,安居穩定社會作用,長遠還可將樓市分為自住和投資兩個市場區間發展。 惟落實新房策,長遠要大量增加土地供應,填海是其中一個可行方法;短期而言,在保持每年有1.8萬伙私樓供應量的大前提下,政府須做到以下3件事情。 其一,推出資助出售房屋要夠快,讓市民看到上車機會。若要等好幾年才有機會申購,只會讓市民對新房策失去信心和信任。故林鄭將賣地表中9幅私樓地,改作興建資助出售房屋,就是顯示她盡快推盤的決心和魄力。 短期看執行力 長遠大量拓地 其二,資助出售房屋數量必須要多。居屋售價大幅下調,而合資格購買居屋的人數將會愈多,成功抽中的機率會更低,只要市民看到有大量居屋供應,便會寧願暫時租屋,博入表申請2至3次便抽中,才會令熾熱樓市氣氛降溫。 其三,資助房屋數量會按年增加,讓市民看到政策是長期性,而非權宜之計。過去房策最令人失望的地方是缺乏持續性,像前特首曾蔭權2010年提出的置安心計劃,原意是可租可買,協助夾心階層上車,但梁振英上台後,卻當居屋出售。梁振英推出的港人港地計劃,原意是限制外地人買樓,協助港人上車,結果因計劃變質而失敗告終。 只要政府在推行新房策初時做好這3件事,自能重燃市民置業希望,創造一個願意等上車的機會,不去搶購納米樓,讓樓市降溫;長遠成效還看將來能開拓多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