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過去多年樓價只升不跌,令新樓往往愈遲賣愈貴,惟政府計算的新盤貨尾量,與發展商界定的數量卻出現大幅差異。關鍵在於單位應以批出「入伙紙」還是「滿意紙」作界線,發展商與政府之間暗中角力,存在重大分歧,業界認為,一手樓空置稅出台後,勢將影響發展商下半年的推盤策略。
本港房屋供應向來緊張,加上發展商開售時未必會推售全數單位,反而將部分優質單位延遲出售,導致住宅供應更加緊絀。政府指去年十二月底至今年三月底,已落成但未出售的一手位樓盤單位約有九千伙,與每年十萬八千伙的新供應目標比較,空置數字算大,影響房屋供應的有效供應。有意見指即使增加土地供應仍無助紓緩樓市緊張。
然而,政府數據是以獲批預售樓花同意書而未售出單位計算,但發展商認為,即使項目獲批入伙紙,至獲得滿意紙可正式收樓,往往仍存在以月計的時差,故若以此為基計,現時已落成但仍未售出的單位只有二千至三千伙,餘貨存量較多包括新地有約一千伙現樓單位,項目包括元朗GRAND YOHO II期、南昌站匯璽II期等;其次嘉里亦有約三百伙現樓貨尾單位。
對於新盤空置稅應以「入伙紙」或「滿意紙」 作界線,高力國際亞洲區估價及諮詢服務副常務董事張翹楚認為,應以滿意紙為準,因屋宇署發出的入伙紙,只證明單位結構安全並適合居住,並未達到政府的交樓標準。因項目在獲批入伙紙後,需要一段時間進行內部裝修及設備工程等,以及完成批地條款內的規定,包括完成興建道路、行人設施等,才會批出滿意紙,發展商取得滿意紙後才可正式交樓予買家,認為政府應該以滿意紙為定界。若以滿意紙劃分,市場指未售單位有約三千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