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林鄭月娥10月的施政報告,土地房屋政策是焦點。目前,建制派主要政黨都支持維港以外填海,官場中人直言,開展東大嶼都會的填海計劃相當關鍵,因可提供逾千公頃土地。
居屋缺地 開發農地或為方向
另房委會日前數字顯示,未來幾年的公營房屋建屋量,特別是居屋的落成量,大幅下跌,令人關注短中期可提供土地的方法,尤其是公私營合作、開發地產商手上的新界農地。
施政報告諮詢展開近一個月,林鄭已會見了建制派主要政黨,前天更首次邀請了多個港府涉及土地及房屋政策的委員會的幾十名成員,出席禮賓府的諮詢會。據了解,這些熟悉土地房屋的委員,發言者大多支持填海覓地。
一位高官坦言,他認識的新加坡朋友算是中產人士,全部都住在政府的組屋(平價住房)。林鄭現時的新房策,基本上是走新加坡之路,即提供較平價的房屋,滿足市民置業希望。但新房策的成敗,土地供應至為關鍵,新加坡大量填海造地的做法,香港也應仿效。
另一官場中人則指,林鄭月娥今次有很大決心做填海,因為此舉能夠提供大量的土地。當中的東大嶼都會計劃,即中部水域人工島填海相當關鍵。該計劃是在大嶼山和香港島之間填海造地,發展一個新市鎮和核心商業區。港府初步估計,可容納40萬至70萬人居住。
中部水域人工島的填海計劃,在上屆立法會的拉布戰下,政府被迫撤回研究撥款申請,令計劃束之高閣。
今次,建制各主要政黨都已表態支持在維港以外填海;民建聯及工聯會,更特別表明支持中部水域人工島填海計劃。
公私營屋比例 獨立機構處理
對於5個近岸填海項目,用作住宅發展的馬料水最近民居,除泛民反對,民建聯也一直未具體表態支持。因為當區選民有反對聲音,政府正研究調整計劃,以減低居民憂慮。
至於用公私營合作方法發展地產商手上的新界農地,由於較為政治敏感,大部分建制政黨雖然支持,卻無提出具體建議方案。民建聯昨日首次提出,以六四比例興建公私房屋,即6成公營房,4成是私樓。
但有熟悉政府中人指,林鄭表明希望設獨立機制,處理公私營合作的申請。有關項目的公私房屋比例,有關機制處理上應有一定彈性,因應不同情況做決定,但政府料會定下比例的範圍和原則,例如至少五五或至七三等,以免有關機制的酌情權太大。
撰文 : 傅流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