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一月 11, 2025 星期六 天色良好 12° 51% 寒冷天氣警告 霜凍警告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

廿年

2017-04-06    經濟日報
日前《經濟日報》報道,稅務局發布的數字顯示,2016年整體私樓住宅物業買賣合約有62,297宗,當中有60,292宗為港人以個人名義申請,佔96.8%,按年增1.7%,涉及金額共4,251.44億元,即平均每宗買賣的涉及金額約705.1萬元。唐榮找來20年的資料看看變化。 有關報道指出,比較2015年同類申請有59,302宗,金額近4,003億元,平均每宗約675萬元,按年上升4.5%。按近5年有關數字計算,期內港人以個人名義購買的私樓每宗平均金額有增無減,2012年該平均金額只有452.8萬元,與去年相比,5年間該金額升幅達56%,反映本港近年樓價愈來愈貴。 另外,非本地買家以個人名義入市的合約數字出現回升,去年有1,085宗,較2015年多出307宗及增加39%,涉及金額共111.4億元,即平均每宗金額約1,026.7萬元。如果從這些資料顯示,非本地買家購入的單位的價值遠較港人強,約高出46%,這或多或少代表財力的差距吧! 唐榮找來土地註冊處資料,與稅局資料略有不同,年份方面由1997至2016年,橫跨20年的數據: 1997成交宗數總值 20年之冠 •20年,香港大約有176萬宗包括一二手住宅成交,平均每年成交量是88,135宗、平均每年成交總額3,431億元,涉及成交總值達到68,626億元,平均每宗住宅成交價是389萬元。 •住宅成交宗數最低年份並非沙士年或金融海嘯年份,反而是一手條例實施的2013年。成交最暢旺的當然是人人瘋炒樓的1997年,無論成交宗數或總值,都是20年之冠。 沙士後反彈 2004樓價升幅大 •以平均每年每宗住宅成交價計算,自1997年以來的按年變幅,有6年下跌,13年上升,下跌年主是1998至2002年,主要受金融風暴等持續衝擊,2006年回調應為累計加息的影響。 •按年升幅最大的一年是2004年,達28%,沙士後的強力反彈。跌幅最大的是1998年,達25%,受金融風暴後遺症及港元受狙擊等因素影響。 •2016年平均每宗住宅成交價升至783萬元,與1997年406萬元相比,增長幅度達93%。若與2002年低潮211萬元相比,則有271%增長幅度。 首季樓價 較去年全年升14% •至於2017年第一季,繼續狂升,初步統計,整體住宅成交宗數約有12,446宗、而成交總值約達到1,113億元,平均每宗住宅成交價達到895萬元,以首季與去年全年783萬元比較,在香港買樓的價格又進一步急升14%。 撰文: 唐榮 欄名: 專家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