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一月 12, 2025 星期日 天色良好 14° 48% 寒冷天氣警告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

如果向公營房屋傾斜

種種迹象可見,新一屆政府在辣招有限而樓價愈遏愈升,但私樓供應尚算穩定的情況下,未來的房屋政策有可能向公營房屋傾斜。 官員提房策 多涉資助房屋 港大學者周永新早前建議,將公營資助房屋由現時佔房屋總供應6成增至8成。而多位官員亦紛紛就房策提出構想,多以資助房屋方向為主。 依照去年底所訂的長遠房屋策略,在2017至18年度至2026至27年度的10年期,建屋目標訂在46萬伙的水平,公私營房屋比例是6:4之比,46萬伙當中,私營樓是18萬伙,平均每年是1.8萬伙。 至於公營房屋,10年是28萬伙,其中出租公屋佔20萬伙,每年2萬伙、另外出售資助房屋是8萬伙,平均每年8,000伙。先不論建屋目標,尤其是公營房屋遠未達到,若依照近期各種說法,房屋供應的可能變化如何呢? 私樓剩下9,200伙:如果公私營樓由6:4變8:2,若供應總量不增加的情況下,公營房屋未來10年每年供應量將增加至36,800伙。依照原定比例,當中出售公營房屋佔三成左右,將由每年供應8,000伙增至11,000伙左右,出租公屋約佔七成左右,由2萬伙增至25,800伙。不過,私營樓將急減至9,200伙,剩下差不多是原定1.8萬伙水平的一半,私樓將較過去供應最低潮的2006至2015年,平均每年10,000至11,000伙更低,很難想像大幅回落可能出現的後遺症。 私樓維持1.8萬伙:另一個可能情況是私樓供應不變,但加大公營房屋的建屋量,假設1.8萬伙是總供應的兩成,公營房屋將要增至7.2萬伙,才能達到8:2的公私營樓比例,當中出售居屋等可超越2萬伙。換言之,將較1997年的八萬五千伙供應目標更驚人,公私營樓合計是9萬伙。 除了改變公私營樓比例,各界人士亦各有公營房屋提議: 特首林鄭月娥表示,在競選政綱中提出的「港人首置上車盤」,會考慮定價與市價脫鈎,令中產家庭亦可負擔,不過同時會較多買賣限制,長遠來說,一定需增加土地供應。她表示,現時月入8萬元的中產都無法置業,政府需要令年輕人看到希望,自己可以有能力負擔一個單位。 港人首置上車盤 地何來? 港人首置上車盤的土地在那裏騰挪出來呢?應該是現屆政府最大考驗,上屆政府找來市建局的煥然壹居部分轉作優質版居屋後,似乎無以為繼,港人首置上車盤若在私人賣地中加入相關要求,甚至限價令有點不切實際,那最後是在那裏「唧」地? 林鄭競選辦副主任、前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振彬認為,政府應以助青年上車為先行目標,建議檢討公屋政策及加推綠置居。他稱,綠置居單位售價不論以市值3折或7折定價,對政府影響不大,只要定下日後業主出售時要補回地價,「甚至1、2折都無問題」。如果加推綠置居,應該變更出租公屋的建屋量,要看綠置居可回收騰空多少公屋單位。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日前表示,有新計劃的構想,是由非牟利或社福機構租賃單位,再間隔為潔淨衞生安全的「劏房」,以成本價租予有需要市民。若租金與市民負擔能力仍有差距,政府可提供資助。不過,重點是公帑投入私人住宅租賃市場中,又會否帶來對租金的過度刺激? 房屋問題多、房屋構想亦可以很多,顧此就很大機會失彼! 撰文: 唐榮 欄名: 專家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