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土地大辯論」十八個選項中,「維港以外填海」及「發展東大嶼都會」如要全面落實,或可提供近一千四百公頃用地。不過,昨日首次向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表達意見的漁民團體,大部分都反對填海,指過去不斷的填海,已嚴重打擊業界生計,有養漁戶憂慮填海後嚴重污染水質。小組主席黃遠輝指,理解到漁民擔心填海影響生計,最重要是社會如選擇填海,如何補償漁民。
近一百個漁業團體昨日聯同漁農界立法會議員何俊賢,於香港仔舉行漁民大會,就「土地大辯論」邀請土地小組正副主席黃遠輝、黃澤恩及成員馮成章表達意見,約有三百人出席,亦有來自政府部門的官員在場。會上不少發言的人士表達反填海立場後,都獲掌聲支持,亦有人士舉起反填海的標語。何俊賢在發言時展示地圖指,本港西面多個海域已因各種工程或航道原因而不能作業,坦言本港已沒有多少水域可供業界作業。
代表香港漁業聯盟的姜紹輝認為,本港沒有限制人口增長及外資購買物業,填海多少仍不能讓市民受益。亦有來自屯門的漁民指,自八、九十年代多項填海工程後,只能每日多花時間及五百元油費,到更遠的位置捕魚,但漁獲未有增加,亦有養魚戶憂慮填海後嚴重污染水質。有本來於近岸作業的漁民指,已被逼改到外海作業,需要更大投資,但政府欠缺支援。多名漁民亦批評政府,過去以作業區填海建屋卻興建豪宅,或沒有優先給該區漁民上樓,要求填海後只建公營房屋,甚至在今次填海後不再填海。
黃遠輝總結時強調,雖然特首林鄭月娥提出個人意見認為需要填海,但小組作用是收集所有意見,如實反映。他指,社會上亦不是一面倒要求填海,相信填海並非「焗揀」的選項。他亦表示,聽到不少漁民的建議,要求顧及業界發展,如設立補助基金,或擴大漁民可作業的海域範圍,包括讓本港漁民於大灣區其他城市海域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