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0
經濟日報
近年新盤單位愈來愈細,引起社會廣泛討論,個別新盤劏房單位比監倉還小。
其實迷你單位在香港存在數十年,今時今日市民最介意的可能是樓價問題,因為一個劏房單位動輒逾600萬元。
迷你戶早存在 樓價成焦點
唐榮翻查EPRC近2年的成交紀錄,發現實用面積低於200平方呎的舊樓單位比比皆是,最細一個單位實用面積只有117平方呎,而且有獨立浴室及廁所。
該物業住於堅尼地城青蓮臺的怡景苑,早於1988年入伙,全幢僅4層高,共有32個單位,當中有一半是實用面積117至119平方呎的開放式單位。該廈一個高層F室,實用面積119平方呎,5月份連天台以220萬易手,呎價18,487元。
其次,該廈一個高層D室,實用面積119平方呎,6月中以月租8,400元租出,呎租71元,直逼同區剛過入伙的新盤,例如AVA128一個實用面積177呎的單位,6月同期以1.2萬元租出,呎租68元。
怡景苑高層 1988年呎價1555
由此可見,最細的單位也有一定市場需求,而大家爭論可能是樓價問題。翻查上述怡景苑高層D室的土地註冊紀錄,單位第一手買家於1988年9月以約18.5萬元購入,即呎價1,555元。
而鰂魚涌太古城寧宮閣高層D室,實用面積580平方呎(兩房),同年造價約84萬元,呎價是1,448元。根據統計處的舊資料顯示,當年基層打工仔的平均月薪約8,000元,而家庭入息中位數約13,800元,若以上述兩個單位計算,一個基層打工仔不吃不喝1.9年(以個人月入8,000元計)便可以買到一個119呎的劏房單位;而一個基層家庭不吃不喝5.07年,便可購買一個太古城的兩房則王單位。
相對今天,近年西營盤一帶仍有大量新盤迷你單位湧現,以剛入伙的德輔道西AVA128為例,EPRC暫錄21宗實用面積低於200呎(177呎)的迷你單位成交紀錄,平均每單位造價約420萬元。而以今年首季全港家庭入息中位數2.6萬元計算,小家庭要不吃不喝13.5年才能購買到一個177呎的港島新盤,而且是兩年前的價格。至於二手樓方面,同樣以太古城寧宮閣兩房作比較,現時兩房造價約1,000萬元,小家庭要不吃不喝32年才買得到。
從上述比較數字可以看到,即便單位面積再細,只要價格合理,可能市民仍會樂於接受,所以劏房式單位存在市場數十年,到今時今日才被社會廣泛討論及嫌棄。
若按1988年的置業負擔不吃不喝1.9年便能購買一個迷你單位,即樓價約62.4萬元,可能大部分年輕人都不會介意住得細一點。
撰文:
唐榮
欄名: 專家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