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五月 6, 2024 星期一 間有陽光 31° 71%

香港房策 變化是好是壞?

2018-07-20    經濟日報
香港回歸前,港人祈求的只是50年不變,當時「中英聯合聲明」宣布維持現狀不變是一個天大的喜訊;但回歸之後,香港人卻很想變,而且不斷地變。 首先,在97年之後香港改變了高供應量,私人住宅落成量由90年代平均每年26,900伙去到2009年的7,157伙。香港在2002年「徇眾要求」不斷削減房屋資助,取消了興建居屋,2004年取消了置業資助貸款計劃。 這些都是我們作為地產從業員表態所不同意的,尤其是取消置業資助貸款。當時我撰寫白皮書建議將置業資助貸款「減肥」,但是政府仍然堅持取消,當時「八萬五政策」被妖魔化變成抗拒及恐懼高供應量,有一種講法是自由經濟會有「滴漏效應」,這其實是一個笑話。 置業階梯 與繁榮密切相關 香港97年前的繁榮穩定與置業階梯是很有密切關係的,但都一一改變了。變了的還有香港人住公屋的概念和態度,公屋變了「世襲」,甚至變了私人財產,與筆者童年時父母將徙置區單位還給政府的時候不同,現在的轉流率只有可憐的1%,要100年才可做到一次完整轉流。 在房屋政策上香港人已忘掉了初心,當然有些變可以說是好的,雖然樓市辣招惹人詬病,卻造就香港的貸存比率日益健康。香港人由97年前借貸過多的窮爸爸,變為現在的普遍資金遠高於借貸,近年愈來愈多人支持政府用有形之手去管控樓市。 這是香港人的變,更加有人要求行使限購令,令內地人不可以在香港買樓。香港人在抗拒內地的同時,其實行為上不斷要求社會主義的法度,如果說空置稅是等於針對樓花出辣招的新里程碑,我認為如果實行限購令將會是內地的法制直接搬來香港的開始了。我覺得每種做法也有好處,我怕的只是人性,人們不知道甚麼才是對自己有優勢、甚麼是劣勢,只是依情懷去做,這個是很可惜,而且是虛耗香港人自己的氣力啊。 撰文 : 汪敦敬 祥益地產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