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7
明報
【明報專訊】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通過本年估算可供編配公屋單位數字,供應量比去年大幅減少25%至25,400伙,新落成單位只有約1萬個,其中並未反映拆卸重建單位,因此通過新建單位得到的淨增長可能更低,滯後情况嚴峻。當局解釋主因是東涌迎東邨約3000多個單位工程延誤,房委會亦承認首5年的建屋目標將會出現滯後。
私樓貴夾細 公屋爭崩頭
新落成公屋單位興建進度大幅落後,各界都擔心會令市民等候上樓時間愈拉愈長,輪候冊上小市民上樓無期,更甚是將責任歸咎某人;但我們應否先冷靜下來想想前因後果,當大家都在追逐一個不知可否實現的目標數字時,為何不認真反思,如果公屋輪候人數無止境地增加,那怕供應再多也是無補於事;市民的居住環境不但難以改善,更會出現「向下流」趨勢。
資料顯示,公屋單位在過去20年淨增長達10萬個,但是居住人口卻減少8%,約19萬人。單位多了,但住的人卻少了,這裏只有兩個原因可以解釋:一是人均居住面積大幅增加;二是公屋資源錯配。答案呼之欲出。無可否認多年來,公屋的質素、設施、交通配套及選址相對居屋及私樓已有大幅改善;在私樓售價高昂,連花費數百萬購買的單位,人均居住面積也可能不及一個公屋單位,這都成為公屋廣受市民「歡迎」的原因之一。
居屋優於公屋 才能刺激換樓
因此,筆者認為要長遠解決房屋問題,不能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需要一套全盤計劃。我們的確要增加公屋供應,但同樣要將需求適當分流。具體而言就是要建立分工明確的房屋階梯,為不同需要和能力的市民,提供不同類型的房屋單位。首先,居屋要在設計、選址和設施上提高質素,才會令有能力的公屋住戶有「升級換樓」動力,增加他們將現有公屋單位歸還政府的誘因,令公屋「旋轉門」重新迴轉。對中產人士亦要提供資助房屋的選擇,售價應與收入掛鈎;至於私人樓宇當局亦應落實最低住房面積標準,為有能力購買私人樓的家庭提供安樂窩。
落實私樓最低面積標準
要解決本港房屋問題,必需要有具遠見的規劃,一味盲目追求數字,不反思其因果,最後亦只會是事倍功半,難以治本。
思籌知路召集人
[謝偉銓 銓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