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8
東方日報
美國聯儲局本周落實加息,香港樓市對「息魔」毫不懼怕,新盤收票反應熱烈,加上內地發展商續來港搶地,麵粉價一下子飆升,形成樓市非理性亢奮,最新公布的樓價指數已連續四周創新高,在預期樓價只升不跌下,「恐慌入市」是否值得呢?
十年人事幾番新,回顧十年前,恒指狂飆上三萬點;樓價則仍在沙士水平徘徊,當時買樓或持股至今,結局可謂天壤之別。如今樓市猶如十年前港股,而港股恰巧猶如十年前樓市,結局又會如何?
聯儲局本周落實加息,由於香港資金充裕,影響最快年底才浮現,市傳有大型銀行更「反高潮」,按息不加反減,助長樓市熾熱,加上新盤買家源源不絕,面對一片榮景,市場自然將英國脫歐、特朗普風險、內地嚴控走資等外圍風險因素拋諸腦後。
英國脫歐談判在本月底前就會正式啟動,過程一定不平坦,啟動時機更是在四月法國大選前夕,英國人的盤算猶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若不趁德法大選前利用民粹風氣增加談判籌碼,難道要等到政局塵埃落定,才任由歐盟大國蹂躪?
美國總統特朗普即將向國會提交財政預算案,有參議員已表明阻力重重,要獲得通過殊不容易,特朗普在二月時曾言之鑿鑿,三月初就會推出稅改方案,結果是一拖再拖。與此同時,就在本周,他就任總統前委任的貿易「鐵三角」已全部獲任命,這三人主張對華「鷹派」,會否發動貿易戰仍是未知之數。
除了歐美,本周有分析指出,環球樓市近年之所以蓬勃發展,中國買家是主因,但現時樓市狂歡恐已落幕,原因在於中國外匯儲備上月在出現貿赤下仍能重上三萬億美元,印證限制走資已初見成效,例如加拿大二月樓宇成交量暴瀉近八成,以往該月是中國買家入市的高峰期。
如果覺得中、美、歐風險因素仍是「狼來了」的話,聯儲局加息恐非「紙老虎」,投資者要小心漣漪效應,在二十國集團承諾貨幣不競爭貶值下,利率趨升是大勢。美國加息後,內地亦變相上調借貸利率,市場亦估歐央行十二月加息機會升至八成,日本央行就算不加息,亦很難再減。
買樓入市,雖說利率不高,但買家儲了首期後,還要向銀行大額借貸,還款期動輒三十年,此刻「恐慌入市」可能帳面有賺,但十年後,會否如十年前「恐慌追股」一樣呢?低息環境會否再持續十年?確實務須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