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4
經濟日報
兩個熱門特首候選人在講述土地政綱時,都提及大規模填海,其實從近年賣地計劃內,地皮的來源分布,已經足見填海的重要性。
目前3個已入閘的特首候選人,當中公務員出身的林鄭月娥及曾俊華都支持填海拓地,林鄭月娥上周接受訪問就明確的指出,填海是無可避免,在政綱內就提及維港外填海及東大嶼都會;而曾俊華亦在政綱提出,透過市區大規模的重建及填海發展東大嶼都會。
兩位候選人對於填海的重視不無原因,自2010年政府賣地至少30幅用地,都是來自啟德、東涌、大埔白石角及將軍澳昔日的填海區地皮,涉及2.5萬伙的單位,其中16幅地皮更已經發展成新盤,並推出市場開售,涉及約1.27萬伙。
以將軍澳南部的填海區為例,12幅地皮由2010年至2013年間出售,提供多達7,817伙供應,單是2012年已經狂推7幅地皮;而大埔白石角的填海區,亦在過去3年先後推出6幅地皮,估計能提供逾6,000伙供應,是支持土地供應達標的重要來源。
填海地佔12幅 提供逾1.2萬伙
至於下年度的賣地計劃,所涉及28幅用地以及1.9萬伙供應。若果追查其土地的來源,最主要來自前啟德機場的發展區,10幅地皮提供多達1萬伙,而隨着啟德逐步發展,區內未來幾年仍然不少地皮納入賣地計劃內,成為重要的土地供應來源。
值得留意的是,啟德機場亦正是當時港英在維港填海得來。若果當年無雄心的填海大計,今日亦難有這幅市區寶地能夠發展。
此外,規模比較大的長沙灣興華街西對出地皮、大埔白石角優景里與博研路交界兩幅地皮,雖然過往有不同的規劃安排,需要重新改劃成住宅發展,但地皮最初亦是由填海而來。
概括而言,下年度屬於填海區用地的地皮,總數多達12幅,提供超過1.2萬伙,佔整個賣地計劃供應超過6成。
至於近年政府最積極推行的改劃土地用途,亦為下年度賣地計劃提供10幅用地,不過大部分面積及規模都比較細,只能夠提供約3,300伙供應,佔整體供應17%,可見改劃土地雖然所需要的「造地」時間較短,但提供土地的規模與效益始終不及大型的填海計劃。
所以,回到唐榮一向主張的,面對現實,加快填海吧!
撰文:
唐榮
欄名: 專家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