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4
東方日報
本屆政府把覓地建屋作為施政的重中之重。有人謂政府有決心及有能力盡力增加住宅土地供應,只是在推行政策時遇上各種地區阻力。歸根究柢,政府在覓地建屋時往往沒有解決當區居民需要,反需要他們承擔增加人口後帶來的各種問題,此情況令政府找尋適合土地建屋難上加難。政府必須正視問題,以盡力解決當區問題為建屋規劃先決條件,減少當區居民的疑惑、猜忌及反對,才能爭取各方支持,加快落實覓地建屋政策。
水務署於一四年開始研究搬遷鑽石山配水庫及相關設施往岩洞可行性,計劃在原址騰出約三公頃土地建二千五百伙私人住宅,預計增加人口約六千七百人。水務署指該計劃可善用香港地下空間,開拓土地資源。然而,政府在鑽石山配水庫建屋規劃上重複犯了規劃老問題,沒有將解決慈雲山嚴重交通問題、缺乏醫療及社區設施視為必要規劃目標。筆者預計政府在該建屋規劃上會遇到重大阻力及反對聲音。
政府選擇於鑽石山配水庫建屋難度極高,該配水庫用地位於慈雲山沙田坳道,區內建有兩個居屋屋苑及三個公共屋邨,居住人口約四萬人。區內設有兩間小學及兩個骨灰龕場。另外,該區地勢高,路窄車多,居住人口眾多,沒有集體交通運輸系統,居民主要靠搭小巴上落山,造成繁忙時段道路擠滿車輛,人車爭路。
避重就輕魚目混珠
水務署在一五年十月至一六年一月及一六年十一月至十二月,透過公眾論壇、居民聯絡小組及問卷,完成第一及第二階段「鑽石山配水庫建屋研究」公眾參與。水務署正確及如實地指出當區居民反對於上址建屋、設骨灰龕場,渴望興建接駁至黃大仙港鐵站的上落山行人電梯系統、急症室、醫療及社區設施。為此,水務署初步接納興建上述行人電梯系統、預留用地興建醫療及社區設施、保留現有七人足球場及不建骨灰龕場,以換取當區居民接受鑽石山配水庫用地建屋二千五百伙。但水務署避重就輕,只把醫療及社區配套擠在比七人足球場及相關設施面積更小的零點三公頃面積用地,將鑽石山配水庫用地過度建屋數據輕輕帶過。此做法是魚目混珠的規劃交代,不能妥善處理當區居民反對意見及每天面對的社區問題,只會增加當區居民猜疑,認為該等建議的醫療及社區設施只淪為私人住宅的後花園及設施,對周邊居民並無益處。
另外,政府無認真妥善處理建屋令區內交通情況更嚴峻的問題。政府所聘請的顧問只是理論式的指出增加小巴線可解決建屋後的交通需求。然而,此等專家意見並無從慈雲山區的整體交通現況及規劃考慮。慈雲山車多路窄,繁忙時段小巴塞滿整條道路,增加小巴線只會令當區交通擠塞問題更形嚴重。慈雲山不是缺乏小巴,而是缺乏可行道路。再者,有關專家意見亦無視港鐵沙中線行人扶手電梯系統已佔用了慈雲山主要道路及行人道,擴闊馬路並不可行。最後,港鐵公司於黃大仙廟附近興建中的黃大仙交通交匯處並無足夠位置編配給新增的小巴線,亦無空間應付因建屋新增的乘客量。
盲目追求數據指標
鑽石山配水庫的建屋規劃意向是活生生的例子,說明政府只將建屋發展參數無限放大,以求達至建屋目標,卻罔顧當區居民需要及問題,將全港建屋需要建築在當區居民痛苦之上。政府若要令鑽石山配水庫建屋計劃順利推行,必先急當區居民所急,為解決區內交通問題、缺乏社區及醫療需要提供詳細可持續發展的規劃。
我們需要的是政府真心誠意地令市民安居樂業,不是為了盲目的追求數據指標,未建屋先令當區居民痛苦及怨聲載道。
律師 陳曼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