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0
經濟日報
中資地產發展商過去兩年於香港積極投地,在官地拍賣總成交金額所佔比重升至35%,成為傳媒關注的熱點,更有言論指本港需要設置機制以調控中資或外資來港投地。
世邦魏理仕認為,此舉或會損害香港自由經濟體系的美譽。反之,香港應思考中港地產商合作發展項目的可能性,把中港融合的領域推廣至地產業之上。
自2015年起至今的兩年內,中資地產商在香港共斥650億元競投土地,相比起2013年和2014年的180億元,中資明顯加快了在香港投地的步伐。
中資地產商順理成章成為未來香港住宅和商業地產重要的供應者,過去4年他們購入的土地,將可建成11,700個住宅單位,以及70萬平方呎商業樓面。
中港財團合作投地 優勢互補
中資參與本港地產市場之所以令市場矚目,是因為他們以相當進取的價格取得土地,例如早前的啓德地以及上周鴨脷洲的住宅地,均以所謂的高溢價成交,反映出他們加入香港市場及作離岸投資的決心,並顯示對香港房地產市場長遠具信心。
他們的母公司有部分是內地龍頭企業,有足夠財力與本地地產商競爭,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這些中資發展商於內地有完善的客戶網絡,對推銷他們在港的樓盤或商業項目,較本地地產商有更大的優勢。
中港融合的概念在土地發展和寫字樓租賃市場上已發酵,中資已成為其中一個主要資金來源。本地發展商無可避免地要面對更大的競爭,需要適應新的市場環境。
不過,這並不等於一定要分成中資派與本地派,我們預料將來本地與中資財團或將一起合作投地,各自發揮本身的優勢,本地地產商對本地市場需要較為熟悉,加上大多數擁有自己的建築及工程團隊,對物業設計、發展、銷售以至日後的物業管理有較好的掌握;而中資則擁有更大的內地客戶群,相得益彰。
從宏觀角度出發,愈多的市場參與者反映出香港地產市場的長遠發展更有優勢。自由市場機制是香港人引以為傲的優點,沒有必要以資金來源地來調控土地拍賣的商業活動。不過,世邦魏理仕認為,政府需要確保香港長遠有比現時更多的的土地用以發展房地產項目,從而滿足更多市場參與者的需求,以遏止房地產價格因供需失衡而引致非理性的升現象。
撰文:
陳錦平 世邦魏理仕香港、華南及台灣研究部主管
欄名: 專家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