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3
經濟日報
近期樓價乾升,不少人認為是樓市即將發生巨變的徵兆。然而,我卻認為乾升並不一定會導致樓價暴跌,何解?
如果所有放盤業主「唔等錢使」,大家一致看好樓價會因為供不應求繼續上漲,自然不會萌生劈價求售,並且會堅持善價而沽。
看好樓市前景的市民,會認為只要內地經濟穩好,賺大錢的內地人會繼續想辦法來港置業,作跨境的資產配置,其實內地大企業早有這種行動傾向,啟德發展新區近期標售的商業地皮在短短半年之間,地價每呎升了幾乎一倍。
若我們撇下香港人的身份,換轉以一個在粵港澳大灣區生活的高收入族群角度去點評香港樓價,卻另有見解。
這些植根在大灣區的發迹人士,基於業務需要而頻密考察香港的發展商機,在9,000萬人口中,只要有少數人感覺香港的生活環境及配套比較原居地更舒適安全,便會有部分人興起在港置業的想法,選擇可以是買寫字樓、廠廈或住宅。特別是萬一香港樓價大跌3成,已可完全抵銷3成的辣稅代價,基於事業發展,反正經常往返香港和內地根據地,購置一個居住的單位比起租用酒店房間舒適自在得多。
加息影響 只同意樓價或調整
說起香港樓價現水平,許多市民喜歡以97年樓價作比較,認為目前樓價比97年高峰還要高出兩成,故不假思索指樓價已見頂,只欠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便會塌下來。我看並不現實,而且說服力不足,僅看供樓佔收入比和樓按息率,97年分別是103%和約10厘,相比目前只約52%和按息2厘左右,可以想像當年很多人的全部收入並不夠供樓,而且大部分供款是支付利息,還本所佔比率極小。所以若單憑目前樓價高過97年而判斷香港樓市即將崩潰,理由並不充分合理。
至於說加息將沉重打擊樓市,似乎言之過早,個人只同意香港樓價或有調整的可能,但要大跌就絕對不易。
欄名: 專家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