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18, 2024 星期二 短暫陽光 有驟雨 30° 81%

海航「點醒」 內房:不高價無法拿地 開發周期長稅率低 回報勝內地項目

2017-03-06    明報
【明報專訊】中資開發商對港地趨之若鶩,接連創造天價紀錄,引起「盲搶」質疑不斷,但多家內地房企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香港稅廉宜、借錢利息低、利潤高、資產保值四大吸引力,土地貴得有理,與其在內地一線城市被蠶食毛利、在三四線城市和庫存苦戰,不如來港發展。海航集團連吞3幅啟德地,有內房界人士稱,海航令大家發現「不高價就無法拿地」,激化內房進取心,未來「港地爭奪戰」勢必愈發激烈。 拿下鴨脷洲地王的龍光地產(3380),之前參與競投多個項目未能成功,首席財務官賴卓斌曾表示,不惜降低毛利率也要投到地,只要有錢賺就會出手,終於在鴨脷洲達成。港商對其出價不可理解,但同屬深圳房企的萊蒙國際(3688)首席財務官陳競德表示,雖然按一般估算鴨脷洲項目毛利很低,甚至蝕錢,但龍光幾年前亦以令人側目的每平方米2.8萬元人民幣拿下深圳龍華地王,媲美該區房價,誰知兩年後項目賣到5萬至6萬元人民幣,因此該模式或許在香港也有效。他續稱,內房爭搶港地,主要原因是內地一線城市地價同樣瘋癲,回報卻大不如前,寧願來港「博一下」;且香港沒有土地增值稅,融資成本低3厘以上,土地款一半又可貸款,條款都較內地優惠。 中駿主席:港項目毛利率應有40% 近年內地住宅開發毛利率跌至20%甚至10%,香港住宅開發的毛利率普遍在20%至30%,新城發展(1030)執行董事、副總裁陳偉健稱:「就算毛利率一樣,算上人民幣貶值、融資成本,都是香港賺。」曾在港參與投地的中駿置業(1966)主席黃朝陽表示,香港項目毛利率應該有40%,預計樓價還會升。另有開發商稱,香港開發周期長達3年,用3年後價格來看現在地價,還是廉宜,「三四線城市庫存都去不了,別提毛利率了」。 3年前內房參與投地佔比還不到兩成,主要由央企參與,結果輸多贏少。不過自從海航連續高價搶下3幅啟德地,中資參與度和出價全面升級。一名央企背景房企人士稱,很多內房都想進入香港,一方面資金需要出境,一方面可開拓新生意,但海航事件後,大家突然發現不高價就沒法拿地,「這邊看不到對方出價,競標幾次失敗後,出價乾脆一次狠過一次,寧願壓縮利潤」。 萊蒙:未來以收購或農地補價拿地 亦有內房在搶地潮中選擇不參與,萊蒙國際去年通過併購在港首獲土地,亦曾嘗試投地但未中。陳競德直言,近期沒有參與投地,因為明知機會渺茫,未來以收購項目或農地補地價方式來拿地。新城發展副總裁陳偉健表示,公司傾向和本地開發商合作,但在港不會參與開發,只做財務投資。 興業僑豐房地產業分析師何志忠表示,中資競投的都是潛力較大的地皮,如看好啟德成為第二個九龍站;另外可拿地進行抵押融資、內保外貸等,只要現金流管理得當,風險還是可控。他續稱,中資近年對香港市場熟悉度和周期掌握度較以前更高,當中資搶地成為一個趨勢,或迫使香港發展商調整對市場的預期和營運。 〔中資搶地狂潮(系列之四)〕 明報記者 武君、陳偉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