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6
星島日報
(星島日報報道)中資發展商近年大舉來港高價投地,本報綜合資料,發現中資財團於2014年起、在過去3年已「合力」涉資近800億元,成功投得17幅住宅地皮,掌握逾1萬伙供應,由過往吸納各類型地皮,至過去1年主攻市區優質大項目,促使地價連創新高,業內人士指,由於內地樓市競爭激烈,因此部分內房財團把資金轉移回報率較高的本港市場,料有關趨勢將會持續。
本港地皮過往主要由本地大中型發展商投得,至近年多了一批甚具實力的「生力軍」,為一眾來港投地的內房財團。本報翻查資料,在過去3年,本港合共推出約100幅地皮,當中內房財團合共涉資近800億元,投得18個發展項目,佔總數約18%,當中有17個為住宅項目,掌握逾1萬個住宅供應,可見內房財團已經於本港住宅市場分一杯羹。
資料顯示,內房財團的投地策略亦有所變化,由過往「小試牛刀」,主要競投位處新界、發展規模較細的地皮,至過去一年主力吸納市區優質大項目。當中於2016年至今,內房財團已投得8個項目,當中有高達7幅地皮位處市區;而各項目的發展規模相當大,合供有6個地皮的地價均逾50億元,當中包括上月尾龍光及合景泰富以天價168億元投得的鴨脷洲地王。
內房財團吸納的地皮主要為政府批出的住宅大項目,對於政府推出的商業等項目,內房財團雖亦有競投,惟僅中標一次,該項目為14年尾內房世茂房地產夥拍明發投得的東涌酒店地皮。
對於內房連番來港投地,多年來主力於內地發展的萊蒙國際首席財務官陳競德表示,由於內地房地產競爭極大,加上投資回報率偏低,因此近年多家內房財團「走出去」,而本港的法制完善,且相對較為熟悉,因此為內房財團走出去的第一步,料內房財團來港投地的趨勢將會持續。
陳氏續稱,由於來港發展,為內房財團整個擴展策略的一部分,因此即使高價投地以致回報減少,亦不會過於擔心;反觀,香港發展商普遍以本港為基地,因此相對比較重視回報率,因此出價不會過於進取。
內房財團連番來港搶地成常態,導致地價接連破頂,業內人士指出,各財團着重投地策略,並會於投地前「做足功課」,並不會盲目搶高價投地。
內房以超高價投地震動整個房地產市場,各財團嚴格均按照該集團的投地策略而重點出擊,當中最明顯的例子,為內房財團海航集團,於2個月內連番以高價奪啟德地皮,業內人士估計,該財團於投地前已考慮清楚,看好區內發展,才會以「志在必得」價入標。事實上,該集團早前亦曾競投本港其他住宅項目,惟最後沒有中標。
另外,其他內房發展商側採取「分散投資」的策略,如萬科在投得荃灣項目後,便分別投得屯門的低密度發展項目,及1幅位於深水埗的高密度發展地,因此可因應各類項目當時的市況而適時推出。
採取同樣策略的發展商包括保利置業,現已投得一幅啟德地及另一幅屯門住宅地皮。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董事總經理陳超國表示,內地房地產市場的文化,傾向以超高價競投發展項目,然後再作大規模發展,而時現則把有關趨勢引入本港,因此料本港地價將繼續連番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