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十一月 16, 2024 星期六 短暫陽光 有驟雨 27° 79%

內房過江龍似90年代本地薑

【明報專訊】內地發展商積極搶地,情况猶如上世紀1990年代至千禧年代的本港發展商;相反,如今本港發展商投地看似放軟手腳,但實際上卻「靜悄悄」增加租金收入比例,以龍頭發展商新地(0016)為例,2015/16年度總租金收入達210億元,相等於同期賣樓收益近半。 港發展商增租金收入 相等近半賣樓收益 上世紀末至千禧年代初,本港發展商收入主要來自本地賣樓。新地2000/01年度業績報告顯示,當年新地持有1930萬方呎收租物業,全年總租金收入為58.77億元,當年全年賣樓收益為196.4億元,換言之,租金收入與賣樓收益比例約為1比3.3。至2015/16年度,該公司收租物業樓面已增至約2900萬方呎,期內總租金收入210.36億元,同期賣樓收益為433.56億元,租金收入與賣樓收益比例約為1比2,從收租物業樓面及租金收益佔比來看,該公司近年明顯積極增加收租物業的佔比,以維持穩定收入。中原集團主席兼總裁施永青亦稱,本港發展商收租比例將愈來愈高,預料10年內部分本地發展商轉做「收租佬」。 中資發展商方面,以上周有份斥天價168億元投得鴨脷洲地王的龍光地產(3380)為例,該公司於2015年度共持有15項投資物業,總樓面約340萬方呎,其中12項已落成,全年度租金收入7170萬元人民幣,但同期賣樓收益卻高達152億元人民幣,反映該公司仍以賣樓作主要收入來源,情况與10多年前的本港發展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