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16, 2024 星期日 大致多雲 29° 84%

填海郊野闢新地 方能治本

2017-06-06    經濟日報
樓市難題在於整體供應量不足,單靠調配原有的土地資源未能治本,長遠須進行填海或開發郊野地區等,創造更多新的土地,方能夠治本。 團體估 5年仍缺2成供應 現時樓市面對的困境不止在於土地資源的分配,從政府制定的10年長遠房屋策略以46萬伙為供應目標,惟從智庫團體所估算,以未來5年計算,總房屋供應只有18萬伙,相較23萬伙目標(10年的一半)仍然缺少2成供應,最主要原因是公營房屋的供應量較目標少3成。 由此可見,現時是整體供應不足,調配及善用已有的資訊雖然有助紓緩短期困局,但長遠政府應該做到的是創造更多新的土地,才能增加整個房屋供應的總量,從而解決樓市問題。 雖然政府近年改劃土地已經明顯側重於公營房屋,例如政府在2013年及2014年施政報告公布覓得大批土地改劃,當時公私營比例分別是6:4、以及7:3,而最新今年公布覓得6幅地皮,則有逾8成作公營房屋,但由於改劃土地涉及規模有限,加上動輒遭社區人士反對,隨時拖延項目更難上馬。 因此,政府要解決供應樽頸,還是要透過大規模填海,或者透過發展新界郊野地區,甚至郊野公園,才能夠為當局提供足夠的土地儲備,以便在樓價、地價熾熱時大量推地、冷卻樓市。 就如政府擬在今年底開啟的205億元東涌東填海計劃,將提供約4萬伙供應,當中6成屬公營房屋。 撰文: 余敏欽 報道系列: 房策良方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