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16, 2024 星期日 微雨 26° 90%

買家有張良計 議員或有過牆梯

2016-11-29    經濟日報
投資者雖然奇招百出,希望避開辣稅入市,不過措施距離立法會通過尚有一段時間,不排除在條例審議期間或遭議員挑戰,加設更多關卡。 政府今次加辣相信會沿用過往3次辣招的先訂定後審議機制,亦即是雖然措施的生效期定在本月5日宣布時,惟落實執行的時候,將會是法例草案正式獲立法會通過時。 律師樓託管巨款 風險大 這樣將衍生出兩個問題,一是政府雖然說明稅務局正式徵收新稅須待立法會通過,但坊間在處理交易時,印花稅款普遍會先存在律師樓作託管。一旦立法時間冗長,如2012年10月宣布的雙辣招,則拖延至2014年2月才通過,導致律師樓因此積存大量印花稅款。 由於今次加辣調升稅率的幅度,遠高於雙倍印花稅推出時,故此託管在律師樓的印花稅款金額將更巨大,無論對於買家或律師樓方面,均構成風險。 徵稅退稅方案 還看立會 此外,雖然政府聲稱將沿用過往雙倍印花稅的徵稅及退稅方案,但最終法案具體版本怎樣,還須視乎立法會的審議結果。 特別是現時投資者採用避稅的手法,例如一份合約購買多伙,若引起公眾及立法會議員的關注,最終會不會有議員提出修訂條款堵塞漏洞,甚至迫使政府修例,並非全無懸念。 事實上,早在審議買家印花稅條例時,政府原意是向未成年的香港永久性居民透過監護人買樓的個案豁免徵稅。惟遭議員質疑,可成為雙非父母濫用的漏洞,最終迫使當局採納立法會的建議,取消有關豁免。 撰文: 余敏欽 報道系列: 加辣成效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