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五月 3, 2024 星期五 多雲 24° 83%

讓土地赤字變盈餘

2016-11-18    經濟日報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早前指,長遠的新增土地總需求逾4,800公頃,扣除已落實或規劃的各個新發展項目,例如啟德、洪水橋等,本港長遠土地供應仍然欠約1,200公頃。 當中包括200公頃房屋用地、300公頃經濟用地,以及700公頃政府、機構或社區、休憩用地、運輸及基建設施用途等。如果已落實或規劃的發展項目未能如期或全數落實,又或期間出現未能預測的需求,土地赤字只會愈來愈大。 該局《香港2030+》建議長遠規劃要積極為發展和環境兩者創造容量。兩個「策略增長區」,包括東大嶼都會和新界北,其中東大嶼都會,發展面積1,000公頃,預計居住人口有40萬至70萬人。另一個新界北,佔地720公頃,居住人口則有25.5萬至35萬人。 填海已成社會忌諱 數字上好像能解決土地赤字的問題,不過,毫無疑問,不論新發展區、或者最新稱呼「策略增長區」,與過去大刀闊斧開拓的新市鎮所涉及的土地面積,還有相當一段距離。 就以兩個仍在努力中的新發展區為例,新界東北涉及面積有612公頃,發展面積是442公頃,而洪水橋涉及面積有714公頃,但發展面積更小,只有320公頃。當然,港府提出最新的兩個區域,涉及的面積似乎有所增加,不過,相較過去的新市鎮,卻遠遠不如。 附表是香港不同新市鎮的資料,荃灣、沙田及屯門,土地面積都在3,000公頃以上,大埔亦接近3,000公頃,至近代,較大型要算將軍澳,涉及土地逾1,700公頃,不過,像將軍澳新市鎮,可發展的土地幾乎已經用盡,難再為消除土地赤字提供貢獻。 還有一點,這些大型新市鎮,沒有不涉及填海造地,可惜,近年填海似乎成為社會忌諱,誰提出總遭到不同界別人士圍攻。唐榮認為,經過這十多年的教訓,香港的發展模式便是不斷創造新的土地,才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開拓土地應更進取 要多建公屋應付需求、要多推私樓土地增加供應、要增設新商業圈疏散核心商業區、要更多旅遊設施爭取旅客、要新一代工貿物業供應支持新工業和創意產業,甚至更充裕土地,讓我們可以選擇讓住宅建得大一點、密度低一點、周邊空間多一點,目標應該不是消除土地赤字,是讓可用的土地有充足的「盈餘」,所以,《香港2030+》計劃開拓的土地,應該更加進取! 撰文: 唐榮 欄名: 專家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