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富豪日前以4.8億元,購入淺水灣一幢超豪宅銀主盤,成為近10年來最大宗單一住宅銀主盤成交個案。
淺水灣銀主盤4.8億沽 10年最高
個案可以側面反映出,實體經濟表現未如理想,愈來愈多富人資金鏈斷裂,超豪宅銀主盤湧現,對整體樓市構成困擾。
根據前線地產代理統計數據,3月份單月新增約60個銀主盤,令銀主盤存量達412宗,連續3個月突破400宗。近月銀行明顯加速減價去庫存,例如淺水灣香島道33號一幢銀主洋房,實用面積5,039平方呎,屬於5房間隔,並連2,247平方呎花園,銀行原本叫價6億元放盤,放盤約3至4個月累積減價1.2億元,以4.8億元售出,成交呎價95,260元。
上述銀主盤算是近10年來最大額單一銀主盤成交,而該洋房早於2005年以1.68億元購入,以新成交價計,帳面仍升值3.12億元或1.9倍,可見單位淪為銀主盤並非物業投資失利。
據悉,上述洋房原業主,為內地多家著名白酒包括五糧液及茅台的代理商,該集團曾經來港上市,最終因經營問題撤銷上市,甚至被申請清盤,反映業主營商問題而拖累物業。
其次,禮頓山高層A室,實用面積3,485平方呎,屬於4房間隔,可望開揚馬場景觀,屬於屋苑優質單位,3月初由銀主身份以約1.7億元售出,呎價逾4.8萬元,屬於理想價。原業主2001年以約5,417萬元購入,惟2005年開始先後多次轉按及加按套現,最終淪為銀主盤,日前以約1.7億元易手,單位於24年間升值約2倍。
據了解,上述禮頓山銀主盤,原業主為本地大型成衣商人,代理多個美國名牌時裝,自2001年起動用逾4億元在香港購入逾60個單位,包括大坑名門、北角柏傲山、跑馬地禮頓山、中半山御花園及Mayfair等等,惟因為本業失利,近年不斷加按物業套現,最終淪為銀主盤出售。以禮頓山單位為例,2005年開始先後多次轉按及加按套現,最終淪為銀主盤。
銀主盤庫存多 減價去貨加快
事實上,近日愈來愈多超豪宅淪為銀主盤,例如祥祺集團董事局主席陳紅天家族,繼紅磡祥祺中心全幢商廈及山頂歌賦山道15號屋地淪為銀主盤後,其兒子名義持有的中半山嘉富麗苑單位亦淪為銀主盤,叫價6,825萬元放售。
由於銀主盤庫存愈來愈多,銀行減價去貨的力度逐步加大,故近月銀主盤去貨速度明顯加快,3月全月沽65個銀主盤,去年第4季起至今年3月的2個季度,平均每月沽出約58伙,較去年第3季平均每月沽出約31伙,升幅接近9成。
撰文 : 唐榮
欄名 : 專家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