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都會區「片區開發」已截收意向書,發展似如箭在弦。但樓市下行,難免影響地產商的發展意慾。
政府是否應將價就市,只以能批出土地便是成功為目標?此舉是否能奠下北部都會區成功的基礎?這些問題值得大家深思。
要發展北部都會區政府首要解答的問題是:以賣地收入為優先目標,還是以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成功與否視為首要目標?
應思考如何吸引產業落戶
若北部都會區成功至為重要,那應先由產業帶動,讓經濟活動出現,政府應思考如何吸引產業落戶北都。政府各部門能否靈活配合,聯合各部門、人手及政策協助產業在北都發展。
政府並應針對行業的需要提供有效的優惠政策,例如要吸引物流業便應提供足夠的交通配套;若要吸引創科行業及外資,則需要提供稅務及地價優惠,而非如以往般以地價為首要決定因素。成功吸引產業及產生經濟活動後,自然能給予發展商信心在北都投地,地價自然也能看高一線。
除了協助產業進駐外,政府也需要更明確公布交通配套。近年港鐵地產項目的招標反應已不可同日而語,港鐵已明言未來的投資或需要以發債或出售資產以籌集資金,難免令市場憂慮北都未來的鐵路發展。因此,政府宜先啟動基建設施,以便能配合商業及住宅項目的發展而按時出現。例如大嶼山玫瑰園的發展,帶動了東涌一帶的發展,商住項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策略性規劃 吸引高價投地
近年啟德發展區更是最佳例子,政府首先明確了要將東九龍發展為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CBD2),又承諾會發展輕軌鐵路以加強交通配套,又興建沙中線等。這種策略性規劃及基礎設施才能有效吸引發展商以高價投地,鼓勵了發展商在啟德一帶興建商住項目。
目前經濟及地產市況欠佳的情況下,普遍經濟分析師均預期今年高息趨勢料持續,發展商面對的財政壓力可謂不少,借貸及建築成本俱高,新盤減價戰又持續,未來投資風險高,難以如以往般大額投資地產項目。樓市下行周期何時了,仍是疑問。政府需要給予發展商更多信心及實際支持,才能持續吸引投資者及發展商投資北都。
撰文 : 區建強 仲量聯行估價諮詢部主管
欄名 : 專家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