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6
經濟日報
商廈供應過剩,而且空置率高企,不少地區大型商業重建項目變陣,例如加入住宅元素,以九龍灣區內地標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為例,日後除了提供工業展覽館等外,亦會提供住宅及酒店等用途。
九展擬減建住宅 增商業樓面
億京等持有的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九展),自2021年由億京夥同資本策略 (00497) 組成的財團斥約105億元購入後,曾多次遞交重建申請。發展商最初曾向城規會申請重建商廈及工業展覽館,方案已於2023年獲批准。
其後去年首度變陣改為發展商住項目,提供6幢住宅、1幢商廈及1幢混合用途大樓,設約1,881伙住宅。不過,發展商在今年再度轉軚,申請將用地的建築物高度限制由100米(主水平基準以上,下同)放寬4成至到140米,及擬總地積比率約7.5倍(非住用地積比涉約4.5倍,住用地積比率則涉約3倍)重建4幢住宅及1幢商廈另1幢混合大樓,合共提供約1,494伙住宅及720個酒店房,總樓面涉約178.7萬平方呎。
比起舊方案,最新申請的住宅伙數縮減逾2成至1,494伙,商業樓面亦增加。同時,項目亦增設720個酒店房間。而最新方案已經接獲公眾意見,並將會於4月11日經城規會審議。
九展以往為不少港人的集體回憶,不少演唱會及大型活動都會在場內舉行,不過億京發展及資本策略等財團於2021年6月,斥資約105億元,向合和實業買入項目。
醫局租啟匯10萬呎 料短期暫緩重建
此外,區內部分獲批重建方案有暫緩迹象,當中臨澤街8號啟匯曾於2020年年中獲屋宇署批准重建成商廈,總樓面涉約68萬平方呎。不過,發展商於2023年曾將項目約10萬平方呎樓面出租予醫管局,預計短期未必會展開重建。
而另一個由中信持有的啟祥道20號大昌行集團大廈,雖曾於2020年獲城規會批准重建為2幢32層高商廈,總樓面達147.7萬平方呎,屬於區內最大重建項目之一,但有關規劃許可已於去年10月23日到期,因此估計發展商短期內未必會啟動重建。
同時,區內的「九龍灣行動區」商業地,包括前環保署廢物回收中心及前九龍灣運輸署驗車中心,亦仍有待推出,但估計在目前市況下,政府會減慢推出相關用地。
責任編輯:陳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