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四月 8, 2025 星期二 大致多雲 23° 68%

「簡樸房」收認證費 業主早登記或豁免 寬限期最後半年仍未合規 研禁簽新租約

【明報專訊】「簡樸房」規管制度諮詢期上月結束,房屋局長何永賢早前透露考慮將寬限期延長至36個月。消息稱,房屋局初步建議寬限期內的最後半年,仍不合規的劏房業主不准簽新租約;另外業主在寬限期間要尋求專業人士就其劏房認證,消息指當局將另收取認證費,但為鼓勵業主及早完成認證,設「早鳥優惠」,甚或免費。有立法會議員擔心有劏房戶流離失所,亦有議員相信過渡房屋等供應能協助受影響住戶。 認證費1000至3000元 愈早登記愈平 「簡樸房」登記期擬議為1年,寬限期為登記期後最多24個月,當局考慮或延長至36個月。消息稱,房屋局初步建議在寬限期最後半年,即寬限期第30個月,若劏房仍不合規,不得簽訂新租約,據悉有關建議經過內部熱烈討論,最後由高層拍板。消息指,劏房業主除要向專業人士付費進行認證,房屋局擬在業主登記時收取1000至3000元認證費,業主愈早登記認證,費用愈低,更有機會免費。消息續稱,政府初步容許劏房窗向天井,不過天井必須能夠進出清潔。 議員憂業主不經營劏房 影響供應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鄭泳舜認為,限期過後不得簽新約的做法合理,可鼓勵劏房業主及早裝修單位,以免劏房業主拖延修整工程至最後一刻,不過他認為3000元並非小數目,希望政府解釋為何收認證費及如何釐定金額。他又相信,有過渡房屋、簡約公屋等供應能接應受影響住戶。 西九新動力立法會議員梁文廣表示,雖然目前有租務管制,但他擔心有業主及住戶私下達成共識,選擇不簽租約、不登記劏房,卻續住單位,令劏房地下化;亦擔心有業主待合約結束後不再經營劏房,影響劏房市場供應,令部分住戶流離失所。 陳國基:無家可歸不會存在 對於有意見指限期後不得簽新租約會令劏房戶無家可歸,政務司長陳國基昨出席社區客廳開幕禮時表示,規管劏房旨在令基層市民居住環境更好,強調不會不理會劏房戶,將協助有需要的劏房戶,「無家可歸不會存在」,否則就與政策目的相反。政府將於下周三(26日)立法會前廳交流會,以及本月31日房屋事務委員會會議商討「簡樸房」規管制度建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