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7
東方日報
有50多年歷史的港島南區公屋華富邨落實重建,隨着港府拍板,將該區鐵路由重鐵方案改為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後,原先的預留土地可提前釋放,最後一批住戶有望提早6年遷入邨內新樓宇。能提早完成重建及遷置,固然是好事,但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在香港是新事物,一切是否如高官所想般順利,還有待觀察。
新任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昨日首次以局長身份,出席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交代鐵路項目最新進展。她指出,南港島線西段以高架形式推展鐵路,可將成本壓低四成,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相對重鐵,建造期的噪音較小,而且南港島線西段沿線地勢起伏,採用重鐵成本效益並不理想,更改方案後,列車主要在專屬高架橋上行走,與路面交通完全分隔,不受現有路面交通影響。
華富邨2026年起分3期重建,房委會隨即表示,放棄重鐵方案後,原先預留挖掘隧道的土地能提早建屋。第3期、即華景樓及華翠樓,原本2040年才開始搬遷,新安排下提早至2034年第二季至2035年,將搬到新華富邨第一批落成的樓宇。
該屋邨年事已高,重建刻不容緩,能提早完成是好事。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一如香港過去所有基建的往績,延誤超支不斷,尤其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算是新事物,興建期間會否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想也想得到。以千億沙中線為例,曾在土瓜灣掘出宋代遺址,結果要一度停工,保護文物亦令鐵路成本猛增。南港島線西段工程一旦啟動,誰也不能保證不會碰到新狀況。牽一髮動全身,隨時又會影響到華富邨重建時間表。
當然,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香港蹉跎多時,已不容再浪費時間,只要港府真正下定決心,官員提高警覺做好監管,提速提效提量絕非不可能。港英時期,本港基建發展以高效高質見稱,只是回歸後庸官當道,一味濫竽充數,胡混度日,才會一事無成。現屆政府最近一口氣撤換兩位局長,看似有所作為,端看是否有姿勢有實際。
事實上,香港發展之所以停滯不前,最大阻力是官僚架構疊床架屋,過於僵化,欠缺效率。例如商界和業主便不時反映,活化工廈政策推出至今成效不彰,主因是申請過於繁複,審批太過耗時,形同過五關、斬六將。單是搞水電、防火、建築結構,已需要經過多個不同部門審批,曠日持久,廢時失事。要是當局整合「一條龍」處理活化工廈申請,由城規會、地政總署、屋宇署、消防處等部門,共同成立專責部門處理,讓業主「一次過搞掂」申請,便可大大地提升效率。奈何至今未見港府接納意見,令人失望。
必須強調,香港已進入急速老化年代,必須大刀闊斧加快重建,畢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然而人們看見的是,公屋安置困難,重建龜行蝸步;舊區重建亦是只聞樓梯響,往往只靠市建局單打獨鬥,結果只能零敲碎打,小修小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