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1
經濟日報
健身熱潮席捲香港,惟亦有健身中心結業。到底香港市場的發展空間是否如想像中美好?業界、健身器材供應商及健身中心負責人均直言,香港商機絕對存在,要生存就要懂得變通。
港人近年愈來愈注重健康,願意到健身室做運動。然而,大型連鎖健身中心如舒適堡(Physical)、Goji Studios、California Fitness等相繼結業清盤,香港健身市場是否已飽和,甚至開始萎縮?
租金+人才 在港經營兩挑戰
早於1990年投身健身事業,現從事健康、健身和休閒康體管理諮詢的Fitmax董事陳旭逵(Can)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見到港人的健身的熱情不斷上升,但目前擁健身室會籍的市民不到10%,相對於歐美超過20%,香港市場發展空間十分龐大,商機絕對存在。
作為過來人的他坦言,營運健身中心不易,「多年來都有兩大挑戰,一是租金,二是人才。教練工資貴、流失率高,壓力很大。」他直言,連鎖健身中心分店面積動輒1萬呎,月租上百萬元,還有「燈油火蠟」、設備維修保養費用等成本,長期經營實不易。
至於人才方面,他就解釋,「以往傳統健身室很依賴教練,但教練一旦出名、有足夠學生和能力,會想自行創業。」加上過往這些傳統健身中心喜歡用預繳形式收費,教練也被迫硬銷,引來不少消費者反感,「這絕非健康消費模式。」而且香港人工作繁忙,做運動的時間需求各有不同,傳統健身中心需要預約教練,易令消費者感到疲乏。
為應對市場痛點,現時的健身中心開始轉向精品、24小時自助等營運模式,「主打有彈性、有選擇,標榜明碼實價、零預繳。」亦嘗試在租金較低的地方營運,「面積或較細,至少不用捱貴租。」同時一改「硬銷」的歪風,不聘請教練,甚至只聘營運人員及清潔工,節省大量成本。
徵詢會員意見 購置高級器材
成立1年多、在港已有11間分店的EFX 24,正是主打24小時開放的健身中心。會員數目已超過1萬人,計劃明年至少拓展4間分店。
其創辦人譚耀倫(Gallen)直言,這種營運方式是不可扭轉的趨勢,對消費者更吸引,人手需求也較少,「以往1萬呎的傳統健身中心,或需聘用20名員工,現時4個就足夠了。」大大減低營運成本,更快收支平衡,「就算購入高級健身器材,平均半年已收支平衡。」
他不諱言目前競爭仍相當激烈,但樂見業界百花齊放。被問突圍方法,他指其品牌以健身器材質素為賣點,「讓消費者以市面上的月費價錢,享用高級器材。現時資訊發達,他們對設備的了解也很深入。」所以在買器材前,都會徵詢會員意見。
廠商落戶多地 助省運輸成本
台灣喬山健康科技公司旗下的商用健身器材品牌Matrix,去年全球銷量達到11.5億美元(約89.7億港元)。該企亞太區酒店業務區域總監David Chioe接受本報專訪時提到,香港對於健身設備的需求很龐大,定單除了來自健身中心,還有酒店、會所、學校等,所以市場發展潛力很大。
但David Chioe同時直言,「當一個地方有商機,競爭就更大。」該企的突圍策略,一是與更多穿戴裝置、應用程式的合作,將他們的設備與穿戴裝置和Apps整合;二是是在內地、越南、台灣設廠,相比在歐美設廠,客戶所負擔的運費成本平均節省約5%到10%。另外是多參加如「健身科技及器材博覽2024」的展覽,多做推廣提升市場認知度。
責任編輯:黃懌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