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十一月 23, 2024 星期六 大致多雲 19° 75%

梁振英曾指長遠土地供應恐過剩 發展局:30年經濟用地估算未需調整

【明報專訊】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早前在facebook專頁發帖文,憂土地供過於求,持續造地或衍生負資產問題,加重政府財政負擔,引起政商界關注,尤其當局日後會否調整經濟用地(如商業、工業及創科用地等)需求估算及造地數量。發展局回覆查詢稱,政府現時未有需要更新《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香港2030+》)最終報告提出30年經濟用地1080至1190公頃估算需求,惟新冠疫情對經濟用地長遠影響仍未有定論,當局會密切留意情况,並適時檢討。有立法會議員同意經濟用地長遠需求估算毋須更改,惟用途分配可彈性處理。 稱疫情影響未定論 適時檢討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造地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有土地儲備才可彈性供地,經濟環境欠佳不等於不可造地,因要推動任何新產業發展,必須拓展土地配合,有新土地方可帶動發展,不論推動創科或其他新產業都需要新土地。 港府2021年公布《香港2030+》,當年評估2019至2048年經濟用地需求增逾1.5倍,由2016年估算458公頃增至1080至1190公頃,當時指仍欠約710至820公頃,當中政策主導欠590至680公頃,非政策主導欠120至140公頃(見表)。新冠疫情後本港工商舖市場表現疲弱,政府近月已採取多項措施,包括連續多個季度未推商業用地招標、洪水橋站兩旁商業及商住混合用地20%非住宅用途樓面面積改為住宅用途,但外界更為關注中長期需求估算及供應亦會否調整。 指近3年宏觀策略沒大變 毋須因短期經濟波動調整 發展局回覆查詢表示,《香港2030+》已評估未來30年(2019至2048年)全港土地需求及供應,並考慮《十四五規劃綱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相關產業政策後,估算香港至2048年的經濟用地需求。發展局現階段認為未有需要更新該類土地的估算需求,主要是上述宏觀策略和政策措施過去3年未有重大改變,此外,局方亦不認為估算要因短期經濟波動而調整。 林筱魯:用途分配應因時制宜 至於新冠疫情對經濟用地長遠影響,發展局表示仍未有定論,當局會密切留意情况,並且會適時檢討,以及按市况將包括經濟用地等在內的各類土地有節有度地推出,以啟動土地發展。 劉國勳倡放寬準則拓新產業 翻查最新10年可供發展的土地資料,經濟用地可供應用量較多的年度,分別是2027至2028、2030至2031及2033至2034年度;其中2030至2031年度達約100公頃,去年資料顯示該年度大部分土地具體用途仍在研究。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林筱魯表示,經濟用地長遠需求估算毋須更改,但用途分配可因應全球產業發展最新趨勢調整,配合寫字樓應用空間模式改變、創科及新經濟活動等,最重要是規劃須具前瞻性。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委員、民建聯劉國勳則認為,政府未有更新30年經濟用地需求估算是可以理解,但建議可擴大經濟用地範疇,尤其分區計劃大綱草圖可放寬不同商業準則,讓新型經濟活動納入相關發展用途,配合推動新產業發展。 明報記者 黃偉超、馬耀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