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7
明報
【明報文章】土地是一切社會經濟活動的載體。城市規劃作為引導及控制土地使用的重要手段,既塑造城市的社會經濟活動,又需順應有關活動的發展規律和需求,雙向互動。當社會經濟活動模式發生轉變時,城市規劃應積極回應和配合,助力城市轉型升級。
傳統城市規劃 難適應產業融合趨勢
比如隨着經濟模式的演變,傳統經濟體系中不同功能之間的簡單劃分,早已不合時宜。在產業鏈條上,不少環節之間呈現互相融合的狀態,難以斷然分割。但我們傳統的城市規劃,往往將土地劃分為一個個具體的功能區——「物流用地」、「工業用地」、「商業用地」等用途涇渭分明,並在地契和租約中加以詳細規定,難以適應這種產業融合的趨勢。
舉個例:今年財政預算案提出香港發展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所謂供應鏈,就是產品從生產者到終端消費者中間的過程,包括產品的研發設計、原材料、生產、貿易、物流倉儲、銷售、售後服務等環節,當中涉及對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管理。在高效的供應鏈上,各環節環環相扣、互相融合,以實現對市場變動的快速反應,提高效率。
比如對大宗商品的供應鏈而言,若銜接不善,會出現多次短駁運輸,運輸成本佔整體成本比例會很高。因此有企業將原材料、加工地、成品分銷倉放置在同一設施中,將多種功能整合在一個空間來處理,減少中間的運輸和接駁,大大提升供應鏈效率和穩定性。也有不少案例將產品供應鏈中後段的檢測認證、包裝、標籤、區域分銷、物流倉儲等,安排在同一設施中,按照不同消費市場的需求來靈活處理多個工序,提升供應鏈的靈活性和效率。在這些模式下,土地使用出現了加工、物流、貿易等多種功能的融合。很可惜,香港傳統的土地規劃和建築物管理模式,完全不能適應這種發展趨勢。
程序蹉跎 令人嘆息
最近我收到一間物流企業的求助,該企業有意在港拓展大宗商品的加工貿易,從東南亞、美洲進口原材料,在港做智能加工,出口到內地、東南亞、中東。如此安排,是因為將加工與香港高效的航空和航運物流結合,能大大減少短駁和多重裝卸,顯著降低供應鏈上的物流及經營成本;企業並能利用香港自由港、金融業優勢,在港管理貿易訂單和融資安排。
該企業手中已有訂單,每年可帶來數億美元貿易額和過10萬噸的航運吞吐量——這正是香港拓展跨國供應鏈管理、新型製造業及大宗商品交易的一個探索。該企業也已覓得土地,正投資建設廠房來開展加工,但建築期為3年,因此希望申請在現有物流設施中以「上廠下倉」模式短期運作,作為過渡。可是企業在申請加工牌照時遭否決,因其用地為物流用地。若要開展加工,首先須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當中須經過環評及公眾諮詢等一套法定程序;批出許可後再向地政總署申請臨時放寬土地用途,涉及補地價評估等程序。一切順利的話需要24至33個月——正好蹉跎到廠房建成,讓我嘆息。
調整思路模式 賦能社會轉型
事實上,香港的城市規劃、地契或土地租約,一直存在過於僵化、對用途的定義過於狹窄的情况。當經濟發展模式出現調整,土地使用者想改變土地原有用途時,相關的改劃、改契、補地價等程序極度複雜,需時數年,成本高昂,嚴重窒息了產業發展。工業大廈的活化使用也是類似情况,不少業權人希望將過剩的工廈改建為科技、文創等用途,但限制多、改劃難、補價貴、審批慢,間接導致違規使用的情况氾濫,產生了安全隱患。
今日的香港亟待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培育新經濟增長點。隨着城市的社會經濟活動愈來愈緊密銜接、互相依存,將土地簡單劃分為一個個既定用途的傳統規劃模式,愈來愈與社會脫節。城市規劃必須調整思路和模式,提供適當的靈活性,容許不同功能的混合和轉換,才能夠順應時代變遷,為社會經濟的轉型升級賦能。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
[洪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