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一月 11, 2025 星期六 陽光充沛 13° 45% 寒冷天氣警告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

廣建土儲保主導 成本效益妥論述

特首李家超表示,造地和供應是兩回事,只有坐擁土地主導權,才能避免重蹈樓價失控覆轍。庫房正持續承壓,政府要建立長期土儲,滿足不同施政目標,宜詳加論述成本效益,建屋以外,產業和經濟發展回報又有幾許。 煞造地有前車 有錢毋須盡花 前行政長官梁振英上周以《慎防供過於求》為題撰文提醒,全城近年劃出不少新開發區,將來土地供應大增,樓價大幅下跌,有助解決住屋問題,卻也會衍生出負資產、金融及政府財政等問題。 李家超昨天回應傳媒提問時指出,造地動輒要好幾年,本世紀初曾因停頓多時,結果導致上樓困難;以市民及香港利益為念,政府不能讓土地主導權落在利益藩籬的控制。 造地是供應之本,惟正如特首所形容,土地儲備就像銀行儲蓄,有錢可用不等於要花光。有見寫字樓空置率高企,發展局已連續多季沒為商業地皮招標;當局也是因應施政報告公布後樓市略見回升,近日才示意來季或加快推售住宅地。 當官方土儲充足,政府才能有條件,滿足《長期房屋策略》推算未來10年44萬伙的基本需求之餘,還能爭取應諾改善置業階梯,把資助出售單位在公營房屋的佔比,由3成提升至4成,從提量逐漸轉向提質。 房屋供應是特區施政的頭等大事,但預留和規劃土地促進產業發展,支持經濟升級轉型,亦愈見重要。要按三中全會所倡議,鞏固香港航運中心地位,就必須有智慧港口及現代物流基建相配合。 創科工業局局長孫東甚至形容,土地與資金是香港創科產業發展的兩大痛點。由於本港土地價格比內地貴得多,未來關鍵是如何利用好土地資源,以怎樣的成本去吸引企業前來發展。 本港公共財政過去長期倚賴賣地,相關收入下降乃近年屢陷財赤的癥結。只要不斷吸引巨企或精英落戶撑起需求,土地價值和庫房收入勢會隨着息口下調,見底回升。 北都開支存疑 片區模式待釐 事實上,土地資源帶來的經濟價值,不能簡單把土地收入減去成本計算出來,像當局早年曾估算迪士尼竹篙灣首期發展的地價為40億元,卻能在50年間帶來1,480億元就業和消費等經濟效益。 問題是梁振英也好,智庫學者也好,確有憂慮政府現正「拍腦袋」建城造地,欠缺客觀科學估算。北部都會區已有不少項目上馬,但發展局今年5月向立法會闡述開支時,仍只列出經已或即將撥款的實際項目,涉逾2,247億元,亦未能概括地交代預想總造價範圍,難免引來低估使費的非議。 據甯漢豪近日所述,一直聽到開發商對有助減輕政府現金流壓力的「片區」新發展模式有興趣,惟仍待年底前正式展開「市場意向調查」,才能釐清較真實情况。相類道理,公眾基本上支持政府借助市場力量加快產業發展,但最終會否由衷信服,大概仍視乎實際經濟效益的推算。 新界東北會否成為政府最後一個「有錢賺」的開發區,視乎發展局能否成功利用中央採購物料等板斧壓低前期成本,也取決於經濟能否重拾長期增長勢頭。以全港公屋輪候隊伍之長、劣質劏房之多,住宅距離供過於求仍有相當距離,政府應當繼續努力建立土儲,積極推動重點產業邁步向前。 責任編輯:陳楚源 欄名 : 社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