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一月 11, 2025 星期六 陽光充沛 17° 42% 寒冷天氣警告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

審時度勢供地搞活經濟為關鍵

2024-10-28    星島日報
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闡述政府未來土地供應大綱,簡單來說,在2025年至2034年十個財政年度,預計提供約3000萬平方米新平整土地,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亦於不同場合向公眾解說造地理念及策略。前特首及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也在網上發文,提出一些造地考量要點,坊間不少持份者亦發表其意見,筆者雖然不能盡閱所有文章及資料,但嘗試在本文概括地分享某些看法。 無論科技如何進步,使某些經濟活動可於網上平台進行,但大部分工作還需在土地上實體處理,要促進社會民生及經濟持續發展,長遠造地規劃是不可或缺的。政府曾在數年前公布《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建議在2019至2048這30年內供應約7000萬平方米土地,即每年200萬米,發展局當前亦以此策略作為基礎藍圖,預測10年內提供3000萬平方米土地供應,當中1700萬平方米來自北部都會區,300萬平方米來自交椅洲填海。 大眾樂見政府有長遠土地供應規劃,理智的市民會明白,這些長策只是粗略估算,政府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相應調整或更改,不能一成不變地盲目實踐這些預計數字。發展局局長最近回應傳媒有關今個財政年度,預計不能達到13200伙供應目標時,有智慧地分享兩個看法:第一,我們應該去理解不達標的理由,是政府造地不足,還是政府有地,但審時度勢減少推地;第二,賣地涉及私人投資,正所謂你願意賣不等於我願意買,購買力因應經濟環境會有所不同。 今年樓市有多項利好因素 前特首於他的網誌說雖然「目前」香港土地和房屋供應短缺,「未來」供應量並非越多越好,因為需求不是無窮無盡的。他更提到嚴重供過於求的現象和後果,供應大幅增加會帶來樓價大幅下跌,表面上或可解決住屋問題,但衍生的負資產問題、金融問題和政府財政問題又應如何應對呢? 中原研究部指出,截至2024年第三季,356個一手住宅樓盤中,有約22154貨尾單位,相比以往數據,存貨量仍然處於高位,政府數字亦顯示,未來3至5年有機會推出一手住宅單位可逾10萬伙。雖然今年樓市有多項利好因素,包括:全面「撤辣」、放寬按揭、優化人才及投資移民計劃、減息及國家金融「組合拳」政策等,令一手交投量回升(截至今年10月23日,成交量已達約13200宗,對比2022年全年9200宗和2023年10600宗有着明顯改善),但在「有市冇價」情況下,大部分發展商仍是喘不過氣來,影響投地意欲。 除上述外,筆者每次談及發展土地條件,也會將「七通一平」等基礎建設掛在口邊,即通道路、通供水、通電力、通排水、通熱力(適用於內地北方城市)、通電訊、通燃氣及土地平整,特首上任時亦強調「基建先行」這個硬道理,然而這些建設不是一說就有,在設計、成本、建造和時間方面都要作出詳細考量及安排。 北都會試行「片區開發」 發展局局長提出在北部都會區試行「片區開發」模式,由投得片區的發展商綜合開發和建設,公共設施建成後交回政府營運,希望透過這種市場參與,提早落成片區和協調各公共設施,換句話說,政府想將部分「七通一平」,以至建造某些社區設施的重任放在發展商身上。筆者之前也曾提及,發展商並不抗拒這類型的發展模式,但在開發技術複雜(特別是與政府部門協調的行政工作)、周期長、高利息、建造成本高且回本時間長等實際風險因素下,發展商有意參與亦未必能扛得住。 事實上,土地供應並非發展局一局之事,更涉及全個政府甚至整體社會,試問開闢創科和數據中心土地,但沒有人來投資相關業務;興辦教育城,沒有教師和學生;建立教研醫院,沒有醫生和病人;發展生態康樂、遊艇旅遊項目,沒有旅客等,又有何意義?無論造幾多相關用途的土地,也是徒然。正如前特首所言,需求不能不估量,供應規劃不能不量化,更重要的是,財政收支不能不預算。 温偉明 嘉華國際營銷及市場策劃總監(香港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