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一月 11, 2025 星期六 天色良好 13° 27% 寒冷天氣警告 霜凍警告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

筆陣:施政報告要給香港人幸福感 /文:陳景祥

2024-10-16    明報
【明報文章】行政長官今天會宣讀他的第三份施政報告。我執筆時未悉其內容,故此只能從香港近幾年變化,討論一下施政報告要處理些什麼問題。 跟過去幾屆有所不同,今屆特區政府無高調宣示要特別處理什麼問題。而眾所周知,過去幾屆政府幾乎都清一色把房屋土地列為首要工作之一。可以說自回歸以來,房屋土地議題都是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 今屆政府無特別出招,但房地產市場卻在「不知不覺」之間調整。疫情過後不少人期待樓市會強勁反彈,結果願望落空。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數字顯示,樓價從2021年9月高峰期回落,至今年中跌幅達23%。而彭博數據則顯示,房地產價值(包括商業地產)從2019年至今年中,已蒸發高達2700億美元。 賣地情况同樣相當不濟。發展局在今年7月4日記者會上講述本年7至9月季度賣地計劃,局長甯漢豪承認目前已建成商業樓面空置率偏高,「有雙位數字」;而今年第一、二季住宅土地供應只及全年供應目標約三成。地政總署資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中,2024/25財政年度首季(4至6月)地價收入只得約1.9億元,較去年同期約13.7億元大幅減少近九成!今年財政預算案預測全年地價收入為330億元,首季約1.9億元僅佔不足1%。除非接下來幾季賣地收入急增,否則今年財赤相信不會有明顯改善(上一財政年度財赤為1016億元)。 現政府房策重點明顯不在「創富」 房地產和金融市場一直都是香港公共財政收入主要支柱。過去財政年度錄得盈餘,主要都是因為賣地暢旺,為庫房貢獻大量「水源」。現在不彈此調,政府至今都無出招刺激樓市,是否意味政府決心告別地產經濟,把經濟發展引向另一條新路? 政府握有各種政策工具,足以調控房地產市場走向。要托市,政府可以收緊土地供應,向市場發出「地價將會上升,樓價也會受影響而向上」的「溫馨提示」。這種從控制供應入手為房地產市場「興旺」創造條件,過去發生過多次,但今屆政府至今仍然沒有任何動作。 媒體曾經透露,施政報告會提出「獎勵計劃」,鼓勵市民舉報濫用公屋;此外,行政長官早前落區時公開宣稱,希望劏房可以「清零」。很明顯,政府現在的房策重點不在於要房地產市場「創富」,反而是把焦點放在基層市民的住屋問題上。 出發點雖然好,但公屋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至今年6月已經達5.5年;而截至今年6月底,共有逾12.3萬宗一般公屋申請。政府過去兩年收回5000個公屋單位,形同興建了一個中型屋邨,成績不差,惟只佔一般公屋申請宗數約4%。說到底,要解決基層市民住屋問題,始終要加快公屋供應,這些都需要大量公帑投入。 至於劏房「清零」,其意雖善,但能夠實現的機會近乎零。早前有關注團體召開「告別劏房3.0倡議」記者會,會上就有劏房戶力陳劏房問題根本無法根除。據政府統計處去年1月公布的《2021年人口普查》報告,劏房戶數目為10.7萬多個,居住人數達21萬多。他們要改善居住環境,同樣需要政府提供幫助。 增政府收入 本地經濟需徹底轉型 房地產市場疲弱,必然影響庫房收入;財赤揮之不去,對公共服務的需求卻不斷上升,政府如何應對?唯一方法是發展經濟,從其他領域增加政府收入來源。要達到這個目標,意味着本地經濟需要來一次徹底轉型。 香港經濟轉型的出路,包括在2016年政府提出的「再工業化」,「發展以新技術及智能生產為基礎、不需要太多用地或勞動力的先進製造業,為香港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並創造優質和多元化的就業機會」。然而8年過去,製造業佔本地生產總值(GDP)仍僅得1%左右,成不了什麼氣候。 經濟轉型的另一出路是發展創新科技。過去幾年特區政府全力推動創科發展,既配合國家政策,又在香港各個創科領域大手投資,提供科研設施、推動研發等。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長孫東2022年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引領香港全速推動創科發展,並以創科結合再工業化,希望10年內把製造業佔GDP比率提升至5%。 這個目標難嗎?現在亞洲發達經濟體如新加坡、韓國、台灣等,製造業都佔其GDP約20%至30%,是經濟的重要支柱。它們的成功經驗都是把創科結合製造業,從而提高產品競爭力。從2019年開始,香港在「世界數碼競爭力排名」均居前10位;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香港在亞洲排名保持於第五位。這些成績,說明香港在創科發展上已逐步見到成效。但創科為本地生產總值的貢獻卻始終處於「邊緣」地位,令人看不到它的具體成績。 本屆政府經常把「拼經濟」掛在嘴邊;但拼來拼去,香港人對本地經濟仍然樂觀不起來。商人、專業人士、一般打工仔、初入職場的年輕人,都仍然感受到一股沉重的生活壓力。簡單地說,就是缺乏幸福感。 幸福感的來源 據聯合國發表的2024年《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香港排名連續3年下跌,由2021年第77位跌至今年第86位。報告分析各個國家和地區受訪民眾的生活滿意度、人均本地生產總值、社會支援度、預期壽命、自由度及貪腐程度等。香港在上面各項指標中表現並不差,但香港人仍然快樂不起來;主要原因相信就是因為幸福感不足,對現况不滿意。 香港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理應以內地的施政方針作參考。習近平主席去年在兩會期間,曾經探訪各地的兩會代表並發言,強調「必須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達到這些目標,近年內地提出要「共同富裕」,就是通過調整稅收、社會保險、房屋等政策紓緩貧富懸殊,令民眾生活得到改善。換言之,幸福感的來源關乎社會公平、減少貧富差距,令更多人可以均霑經濟發展成果。 港英年代的管治向來重創富而輕均富,當局只提供基本福利,但維持低稅制、鼓勵港人多勞多得、自食其力,不要依賴政府。政府把經濟發展的主力放在私營市場,低稅和簡單稅制為營商創造良好條件;政府角色主要在監管、支援、提供足夠人力資源,其他都交私營企業自理。 過去一段長時間,這種管治手法被演繹為奉行自由經濟、積極不干預、鼓勵創富。政府提供一個公平環境,人人都有機會在社會階梯向上爬(但日前有調查指逾六成基層青年對向上流動感悲觀)。當時普遍信條是政府最好少管,讓大部分港人享受各種自由;「代價」就是政府不會提供太多福利保障。但港人「自由自在」、自力更生,「唔使靠政府」! 營造包容寬鬆社會氣氛 達至真正由治及興 這種「自由放任」的管治哲學,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已開始出現變化。港英政府逐步在公屋、社福、教育等政策上投入更多資源,改善基層民眾生活。然而到了回歸前的過渡期,港英政府改為以提供更大程度的民主、自由、人權等「軟福利」,以爭取更多港人認同;至於要動用公帑的「硬福利」,港英年代反而建樹不多。 回歸以來,政府應該「少干預」還是「大有為」,仍是個反覆爭論的老話題。然而經歷了過去幾年的大變動,香港特區要緊跟中國式現代化,要在二十大、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領等的指導下發展。香港的定位、發展方向以至發展哪些領域,中央都已訂出藍圖,毋須爭議,以後歷屆特區政府只須看着辦,配合中央部署。在宏觀發展方面,可以說香港大局已定。 至於特區政府的施政,在「拼經濟」上必須全面配合國家所需;而剩下來的,只有在民生政策方面有較大自主性。特區政府應集中在提高港人幸福感、歸屬感,聚民心,營造更包容、更寬鬆的社會氣氛。只有大部分人心情舒暢,港人才會支持特區政府,香港才可以真正「由治及興」。 資深傳媒人 [陳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