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十一月 20, 2024 星期三 微雨 18° 93%

投資移民宜寬限 力穩樓市注動力

差估署樓價指數顯示,8月份本港私人住宅樓價按月跌1.7%,至此已連跌4個月兼創8年低位,按年比更下跌逾13%,反映「撤辣」帶來的樓價升幅經已全數蒸發,市場積極情緒消退。 幸好9月美國減息,港銀亦隨即跟減,加上近日股市轉旺,稍稍為樓市沖喜,惟面對可預期的大量供應,市場仍普遍對近期樓價止跌不表樂觀。 公開數據顯示,地產行業佔香港GDP的比重約為5%,其相關行業的投資與消費佔香港GDP比重,更長期保持在25%左右。房地產相關投資在本港固定資產投資中的佔比約在40%以上,超過三成的貸款與地產有關。若任由地產行業被動下行,又不做逆周期調節,則有可能引發多「米諾骨牌式」危機。 最直接影響定是庫房收入。過去港府的財政收入嚴重依賴賣地和連帶交易稅項,最高峰時期佔比達25%以上。然而,2022/23年起地價收入回落,去年更出現多幅土地流標,上個年度政府收入修訂預算中,地價收入只有194億元,較原本預算約850億元大幅減少77%。受其拖累,今個財政年度首三個月財赤更是突破了1,200億元,形勢危急。部分測量師十分悲觀,預期賣地市場在2025、2026年仍可能持續低迷。 港府也意識到了問題的迫切性,故今年初決定全面撤銷實行了十多年的「辣招」,可惜樓市輕微反彈後又掉頭向下,了無起色。這也意味港府的政策工具箱已經見底,「沒招了」,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市場隨風飄蕩。這才是最可怕的。 倡允投資住宅 鼓勵落地生根 坊間有人寄望當局再放寬按揭成數,續命到低息周期,待市場自然恢復,但這種不斷加賭注的行為十分危險。正確的政策傾向應該是吸引更多外來資金入市,承托市場,提高流動性。港府應從此方向下手提振樓市。 翻查現有政策清單,自今年3月開啟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投資移民)是一條可行的政策路徑。根據政府投資推廣署公布的最新數字,截至今年9月,該計劃僅有579宗申請,顯示吸引力不足。這也與香港經濟疲軟,投資回報不理想有關。 然而,房產作為香港的優質資產,卻不在允許投資項目清單中。如果把住宅物業納入,大概率可提高計劃的吸引力。而且,房產相比其他投資具有特殊的居住屬性,可引導投資移民申請者與香港產生更多實際連接,乃至鼓勵其在香港定居,落地生根,長遠貢獻本地經濟。 可設樓價下限 禁投資上車盤 當然,此項建議會受到社會部分群體反對,認為有可能炒高樓價。的確,以前香港樓市過熱,投資移民申請者入市會火上澆油。但現在市況熾熱不再,沒有火,澆甚麽也炒不起來,此時外來投資進入樓市,或可變成「雪中送炭」。 另有意見提到,如今歐美地區主流投資移民項目,亦已相繼取消房產投資,皆因當地樓價被投資者推高。然而香港情況特殊,如疫情期間未似其他國家發錢補貼民眾,通脹溫和,但因聯繫滙率制度,市場又不得不背上高利息。此種不發燒卻吃退燒藥的狀態,使得香港房價與歐美地區走勢完全相反。現實情況不同,理應採用不同政策調控手段。 而且,若實施此計劃,可就樓價設定下限,避開上車盤價格區間,未來可按樓價變化階段性調整,待樓市止跌後,將可投資價格限制進一步提高到豪宅區間,再到最終取消房產投資。整個過程全程由政府依據市況調控,保證不會重現炒風。 特殊資金安排 協助來港置業 在此之外,香港政府亦可考慮與中央商討,為投資移民人士與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內地人士,提供超過國家個人外滙管制5萬美元額度的特殊資金出境安排,協助來港定居者在港置業。 實際上,自2004年開始實行的《個人財產對外轉移售付滙管理暫行辦法》,允許中國內地公民移居境外後轉移原有財產。然而,據筆者了解,因多種原因,該路徑並未在港漂與優才群體中獲廣泛應用。港府可與內地商討開通恒常通道,便利赴港定居人士跨境滙出置業款。雖然涉及內地外滙出境等政策限制,此項措施推進難度較高,但當局也應積極促成。不僅為穩定市場,也是更好的促進內地來港人才的權利。 雖然高樓價是香港的「負面標籤」,降樓價已成「政治正確」,但當局應作出對香港整體利益最優的決策。穩定樓市,跨過周期,港府應果斷施政,不必背上心理包袱。 --------------------------------- 【知識庫】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知多些 •申請人需投資最少3,000萬元於獲許投資資產。 •金融資產:包括上市公司股票、債券、存款證、後償債項、合資格集體投資計劃和有限合夥基金。 •非住宅房地產:包括商業或工業用途的非住宅房地產,投資上限為1,000萬元。 •創新及科技行業:至少300萬元需投資於,支持創新及科技行業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投資組合。 撰文 : 劉予涵 學研社政策研究員 欄名 : 知•析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