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十一月 20, 2024 星期三 微雨 18° 95%

先量後價策略 仍可「蝕頭賺尾」?

樓價下跌,發展商為去庫存,新盤定價均以低價吸客。 昨日黃竹坑BLUE COAST II最平單位呎價不足1.9萬元,長實(01113)稱屬「蝕本價」,初期或採用「先量後價」策略,其後逐步加價,最終未必蝕錢收場。 現時樓價較高峰期下跌3成,偏偏現時賣樓新盤不少都在4至5年前賣地時,發展商以高價買地,今日遇到樓市低潮,賣樓利潤大幅收窄,甚至有「成本價」、「蝕本價」等賣樓說法。 以BLUE COAST II為例,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稱,雖然今次首批單位定價較BLUE COAST第1期有所提升,但形容「呢口價都係蝕」。事實上,趙國雄在今年3月推售BLUE COAST第1期的時候,曾經披露項目每呎成本達2.8萬元。 首批優惠吸客 漸提價加推 翻查資料,BLUE COAST為黃竹坑站3期項目,由長實在2018年投得,項目補地價129.7億元,以總樓面150萬平方呎計算,每呎補地價8,614元。 不過,當時招標條款規定,長實在建成項目50.6萬平方呎商場、即現時THE SOUTHSIDE後,須將商場交還予港鐵。 若果扣除商場部分的樓面,單以住宅樓面約100萬平方呎計算,相當實際地價成本達每呎1.3萬元,而除了補地價外,長實還需要向港鐵支付一筆過前期費用,當時市場估值總地價每呎達1.7萬元,連同建築成本,總投資額逾250億元、每呎超過2.5萬元,相對於現時BLUE COAST II首批折實呎價1.9萬至2.4萬元,難怪發展商稱要蝕住賣。 不過,現時只是樓盤首批單位,發展商以優惠價吸客,營造市場氣氛屬於賣樓策略,及後亦會一直加價加推,正如趙國雄指出,若果市場氣氛好轉,加上4房單位順利招標賣出,發展商仍然可以「蝕頭賺尾」,不一定會蝕本收場。 作者:余敏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