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前最後一個交易日,A股像是被點燃的火箭筒創出多個紀錄,持幣的投資者第一次有「不想放假」的情緒。長假也成為最好的傳熱器,股市刺激帶動樓市回暖,各大城市售樓處久違重現買氣。
9月30日股市收盤,就接連收到幾個地產中介的電話,言語裏透着興奮:「股市賺錢了可以來看看房子,政策落地房東都開始準備提價了,如果要買建議盡早下手。」還有的快速整理出目前市場上的筍盤,直言國慶七天不放假,想要看樓可「隨叫隨到」。
在這之前因為幫外地的朋友留意北京房源,跟一些中介打過交道,也有不停降價求售的房源非常划算,但是朋友表示因為看不到樓市要跌到何時,即使有看中的房子,但心理價位與業主掛牌價也仍有距離,既想等房價繼續下跌又期盼政策早點托底。這應是市場連續下跌幾年後最具代表性的購房者心態。不過,在這個十一小長假的第二天,朋友終於下了訂。
政策下「猛藥」 一手樓回暖
事實上,在這一輪的政策大禮包中,房地產雖然沒有太多超預期政策,但政治局會議對房地產的措辭非同尋常,提出「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要回應群眾關切,調整住房限購政策」,顯得極為急切。外界評論這是迄今決策層關於房地產市場的最積極表態,說明房地產成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可能引發系列風險,必須下政策「猛藥」。加之對存量房貸利率的期待,雖然央行一度表示降息「有約束」,但在現實面前很快就妥協了,讓市場感受到了政策誠意。
緊接着,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齊齊整整放寬限購,雖然程度略有不同,但統一行動本身已是一種政治表態,意味着決策層要扭轉預期的決心魄力不同以往。市場上流傳的「不惜一切代價」救市之說,也無限打開了對樓市的想像空間。
政策效應需要時間來消化,而最好的時間節點就是國慶長假。從首三天的氣氛來看,樓市熱度明顯回升,各大城市的新盤都有幾倍於過去幾個月的成交。不過,在一手樓市率先回暖情況下,二手市場則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分化。一些中介表示,這幾天業主對政策的反應和行情走向的判斷變化比較兩極,也採取了不同的應對策略,有的選擇漲價,但更多是選擇降價,以求趁政策之勢快速出貨。
二手表現兩極 減價求出貨
事實上,經過近幾年樓市的持續調整,人們對房地產已經逐漸「祛魅」(即剝去附着事物表面上那層虛假的東西),年輕一代也不再有「樓市信仰」,並非一定要買房才是理想生活的目標。這在某種程度上,正是過去幾年房地產政策收緊的目的所在。更重要的是,政策市的持續性有限,結構性問題並非是一次政策大禮包可以解決,在「少子化」、「老齡化」的現實面前,人們深知人口增長不穩定,存量住房的去化就會相當漫長。
以股市暴漲的意猶未盡來聯動長假樓市,這應該是政策最希望達到的一個效果。即使政策宣示要對中國經濟「去房地產化」,要「房住不炒」來升級經濟結構,但從現實而言,中國經濟最大的引擎和消費仍在房地產。若能重新啟動房地產,接下來上下游鏈條都能激活,從而為經濟復甦注入強勁力量。經濟政策總是在多重矛盾的目標中取捨,今次為抗通縮踩下油門,但對後市走向的分歧也較過去更難彌合,說未來趨勢還太遠,先看看在如此亢奮的刺激政策下,「金九銀十」(即9、10月銷售旺季)將有如何成色。
撰文 : 潘攀
欄名 : 國情知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