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一月 13, 2025 星期一 陽光充沛 17° 48%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

洪水橋商地 20%樓面或准改住宅 發展局接業界提議「鬆綁」 政府消息:定位不變下予彈性

【明報專訊】政府早前就元朗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內指定用地,邀請土地持有人申請原址換地,有發展商倡40%樓面改為住宅或混合用途。發展局昨日在facebook發帖,指經考慮後初步認為在不影響新發展區的產業定位下,洪水橋站兩旁的商業及商住混合用地,或有條件將不超過20%的非住宅用途樓面面積改為住宅用途。政府消息人士說,今次改動是在該發展區作為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的定位不變前提下提供彈性,未來其他原址換地申請者若提出調整用途規定,當局會逐宗個案考慮,不擔心有「骨牌」效應。 有測量師表示寫字樓空置率持續高企,歡迎最新安排;有團體認為當區規劃原意作商貿中心,政府今次更改將減少就業機會及需增加配套。 發展局稱,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位於北部都會區西部的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規劃中港深西部鐵路建成後,將連接深圳南山區及前海合作區,推動與深圳在金融和其他專業服務領域合作。當局已規劃約1000萬平方呎的商業樓面面積,以提供上述專業服務。在屯馬線天水圍站旁亦規劃了商業及商住混合用地,作為地區商業中心,提供區內就業機會。 部分地准拆細「靈活調撥樓面」 局方表示,有業界反映洪水橋站市中心的商業用地,或可適量加入住宅元素,以作綜合發展,當局認為最多可改兩成樓面面積作住宅,但改動須通過技術評估,並按機制向城規會申請許可。此外,當局又容許將部分商業及商住混合用地拆細,亦可讓市場靈活調撥商業樓面面積,作寫字樓、酒店、娛樂文化等用途,毋須「劃死」個別用途的樓面面積。 測量師:現推商廈未必能消化 恒地回覆查詢稱,集團歡迎政府因應市場需求變化,在不影響該區產業定位下,靈活調撥商業及住宅樓面面積比例;集團同時樂意就兩者比例進一步與發展局深入探討。新地稱就此沒有回應。 參考差估署數字,截至去年底,整體私人寫字樓空置樓面約2110萬平方呎,空置率達14.9%;整體私人商業樓宇空置面積1310萬平方呎,空置率10.3%。測量師學會會長林家輝認為,過去3年新冠疫情改變全球工作常態,導致寫字樓供應過剩和空置率高企,認為這時推出商廈也未必能消化。他又舉例稱,東涌站上蓋寫字樓從未租滿,前車可鑑下,新市鎮人口未如市區,商業氣氛有限。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林筱魯表示,今次是政府首宗為發展商提供彈性的原址換地申請;而市建局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最後一期發展的土地,早前也由商業用途,改劃加入住宅元素的混合發展模式。他指商住混合在日本和歐洲舊區普遍,不少樓宇包含辦公室、工作室(studio)、食肆甚至民居;長遠而言認為隨着社會發展,土地使用界限愈來愈模糊,未來社會規劃亦應改變。 本研社:應設相應配套增就業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認為,洪水橋及厦村分區計劃大綱圖早已落實,以反映該發展區作為商貿中心的規劃原意,現政府因應發展商建議更改商業用地用途,除了該發展定位有變外,縮減商業樓面亦意味就業機會減少,認為當局應因應規劃變動提供相應配套,例如加入社區經濟甚至農業經濟元素,製造更多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