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十一月 16, 2024 星期六 微雨 24° 92%

港樓市山雨欲來 銀行業主齊發愁

2024-08-17    東方日報
今年2月,港府宣布遲來的樓市撤辣,施政失誤的結果,是本來能有助穩定經濟的舉動,太晚才出招,結果效果曇花一現。至今樓價復跌,二手更是狂劈價才有成交,業主一殼眼淚之餘,物業價格大幅貶值的後果,是影響物業貸款抵押品的價值,作為債權人的銀行為了保障股東利益,着手追討貸款(Call loan),更開始有新盤發展商按合約追討撻訂買家差價。這樣下去,只怕等不到減息,更多企業和物業投資者被迫「爆煲」。一拍兩散,銀行不見得能獨善其身,或得為物業貸款呆壞帳作撥備。此情此景,試問如何能說服香港人對經濟前景保持信心? 今年6月,港府財金官員出席議會時稱,了解企業經常利用工商舖或住宅作抵押品,向銀行申請貸款,當局曾與金管局溝通,客戶只要生意正常,每月還款還息,銀行原則上是不會因為抵押品的價值下跌而「Call loan」,但如果有個別銀行出現個別情況,可以搵政府或金管局去了解一下云云。港府此言,顯然是低估了問題的嚴重性,而事實上,官方難以逐個個案檢視疏導,市場參與各方本着商業合約精神行事亦無可厚非,港府不去搞好營商環境,誇下海口叫問題企業可去找政府幫忙的想法實在是匪夷所思。 兩個月後,當樓市以至整個香港經濟景氣愈來愈不對勁,商界代表再與金管局溝通,希望銀行不要「Call loan」。其實,過去每個經濟周期,銀行在逆風中「落雨收遮」自保是慣常做法,今次亦不例外。近季以來銀行收緊物業按揭貸款審批,更有指商用物業業主即使供本供息都遭銀行追收物業差價息。昨日更傳來有新盤發展商及撻訂買家追收差價損失,畢竟若樓價跌買家撻訂可以沒有後果的話,撻訂成風後市只會更危。 面對這個景況,港府要做的,不是着企業或投資者有困難去找政府或金管局,更務實的是與銀行業溝通,並準確掌握市場流動性風險,為有需要的企業或投資者提供過渡性的擔保,以緩減銀行與企業壓力,銀行不要急着追收企業的抵押品,並提供過渡期,甚或增加資源協助有需要的貸款人重組債務;政府亦得盡快有力刺激經濟,帶動需求,改善市場流轉。企業有生意做,貨如輪轉,資金回籠,始能捱下去;市場有需求,資產價格才有望回穩,整個資金鏈止住惡化的苖頭,才能穩定人心。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港府錯失為樓市撤辣的最佳時機,如今樓價與地價不斷下跌,股市浮浮沉沉「五行欠水」,國際金融市場無甚作為,企業與市民生計愈來愈困難,樓市失控下跌可能是香港經濟一大「黑天鵝」,後果非但進一步打擊經濟,更威脅金融系統穩定。 與內地體制官方可大程度介入市場的做法不同,一國兩制下,香港是奉行國際法的金融中心,應對經濟問題得以市場化手段來解決。港府在梳理市場風險,善用資源維穩經濟的空間存在,希望高官們不要再離地萬丈,拆彈不能慢十拍,免得爆發大規模樓災,以今時今日香港經濟虛弱狀況,只怕是難以承受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