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財政壓力的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截至今年3月現金結餘淨額僅52億元,預計明年中用罄。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放寬2016年批准的西九文化區加強財務安排,將17萬平方米住宅部分,由「出租」變「出售」,收益撥歸西九文化管理局用作營運。筆者認為以港鐵發展地產方式補貼經營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是可行之策。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管理西九文化區,位於香港西九龍填海區臨海地段,將會是集結一系列世界級文化、藝術、潮流、消費及大眾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文化主要場地,核心設施包括劇院、博物館、演藝場館、劇場及廣場等,共17座,旨在提高香港文化水平及世界地位。西九文化區包含長兩公里海濱長廊,並且設有佔地23公頃的公園。是由首任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宣布成立。
政府公布批准允許西九文化區出售約17萬平方米住宅發展項目,紓解財困。行會同意放寬西九文化區「加強財務安排」,包括允許出售西九第二區住宅發展項目,解除住宅只能以「建造、營運及移交模式(BOT)」發展方式,當局預計方案可予西九有足夠資金,作為未來10年營運。
料最快兩年後 討論賣地時間表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經已預告現金儲備明年中將枯竭,但放寬賣樓則見到轉圜餘地。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預料,最快兩年後才可討論賣地時間表,要加快填補資金缺口。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行政總裁馮程淑儀表示,進行城規及招標程序需時,預計西九住宅項目數年後才分兩至三批出售。短期內會透過銀行貸款、發債融資,也會多管齊下開源,包括開發西九場地的命名權等等。
筆者相信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採用港鐵營運方式,可以透過賣地能夠迅速得到資金,以往「建造、營運及移交模式(BOT)」資金回籠太慢並不合用。
以港鐵方式吸納資金,既迅速又有效率,證明出售地產是可以救命,解決財政壓力。港鐵賣地方式通常是找發展商作合作夥伴,興建物業然後賣樓,達到快速套現,值得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參考。假使資金回籠數額未達目標,但也可以減輕壓力。
撰文 : 陳永傑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
欄名 : 大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