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十一月 15, 2024 星期五 雨 24° 93%

西九文化區的可持續發展

2024-08-05    星島日報
最近西九財困問題看來漸見曙光,政府批准放寬西九文化區的加強版財務安排,容許將17萬方米的住宅樓面面積出售,解除只允許住宅項目「出租不出售」的限制。至於其他商業項目如酒店、寫字樓,以及零售、餐飲及消閒設施則維持「建造、營運及移交」(即BOT)模式,為了確保在出售住宅地皮從而獲得一次性收益後,仍有約三分二穩定租金收益作持續發展。 對於如何透過賣地以支持西九營運,坊間已有評論,筆者不打算再作討論;反而我想探討,作為一間國家級或地區性的博物館對於當區的重要性。以美國為例,它是全球最多博物館的國家之一,超過33000間。美國政府對於藝術類型的博物館資助比例不高,一般只佔全年收入的百分之十至二十,而餘下的80%則透過私人捐贈、門票、商店、餐飲、出售收藏品等作為營運資金。美國舉世聞名的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一年訪客數目約300萬人次,其一年的門票收入僅佔整體開支約20%。縱使它作為一間頂尖的博物館,也不時提供創新性的展覽,因而吸引世界各地遊客慕名而來。 長遠須擺脫對地產依賴 西九雖然有出租場地收入及售賣文創產品收益,但相關業務似乎未得以善用,幫助非常有限。以北京故宮博物院為例,其文創產品在線上線下的總收入高達15億人民幣,是西九文化局去年營運收入的兩倍以上。宏觀全世界的文藝設施場館,其實很難做到自負盈虧。目前世上最多人參觀的博物館是位於法國巴黎的羅浮宮,每年參觀人次多達900萬,去年門票總收益為7650萬歐羅,但這僅是營運成本的四分之一。羅浮宮享負盛名,每年都要靠法國政府提供數以億計歐羅的資助,但羅浮宮作為法國最具代表性的指標景點,所帶來的旅遊收益遠高於對羅浮宮的補助。由此可見,筆者認為依賴地產模式營運無疑可解燃眉之急,但長遠發展必須積極探索文藝多元化、可持續發展道路。 本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的重要樞紐,有條件舉辦一系列具國際影響力的大型展覽及文化活動,吸引東西方文化創意人才和組織匯聚香江。巴黎有羅浮宮、紐約有現代藝術博物館、倫敦有大英博物館,長遠而言西九管理局必須擺脫對地產的依賴,勇於創新並積極打造一個世界級的文化藝術中心,為區內周邊產業帶來經濟效益,打造一個舉足輕重的西九文化區。 趙錦權 戴德梁行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及環球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