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九月 29, 2024 星期日 間有陽光 27° 93%

長者生活圈發展計劃

2024-06-17    星島日報
根據政府統計處去年發表的人口推算數字,本港65歲及以上長者人口將由2021年的145萬人上升至2046年的274萬人,佔總人口比例由20.5%急升至36%,即屆時每三名港人便有多於一名長者。若與其他國家比較,香港不論是私營或公營的長者院舍宿位數量同樣不足。  發展局局長去年十月份交代北部都會區發展時間表,當中計劃在未來十年「完成平整新土地和落成新增單位各四成」,筆者建議政府可試行在當區推行長者生活圈發展計劃(下稱「生活圈」),在生活圈內政府可直接興建公營長者院舍,亦可引入私人機構參建長者屋,甚或是撥出特定土地出售予發展商興建豪華型的長者單位,以打造成一個長者生活圈。此外,為了讓長者有更優質的生活環境,筆者建議政府可將生活圈構建成一個「無煙社區」,例如只容許電動車在圈內行走,或在區內興建無障礙輕軌鐵路,為長者提供綠色生活環境。亦建議政府在區內興建醫院、護理中心、長者社區康樂中心,甚或零售、餐飲、娛樂設施等。 構建「無煙社區」 過去房協發展多元的長者房屋項目,當中包括單位以「長期租約」形式出租,以一筆過繳付租住權費後便無需繳付租金,入住期間只需每月繳付管理費及基本服務。筆者認為本港正面對長者人口持續攀升的問題,加上現時長者的經濟能力較以前為高。社區或基層醫療一直對整體的醫療負擔起積極作用,立法會文件顯示65歲或以上長者使用公營醫療服務雖僅約佔18%,但急症卻佔一半,普通科及專科門診亦佔三分一,以上數據正反映出以預防為重的基層醫療體制對長者健康狀況的重要性。 本港面臨不少公屋等待重建,早前筆者亦建議房署在重建公屋時,應積極考慮居家安老政策應用於重建屋邨的可行性,以解決人口老化的問題。去年底亦有發展商表示,將旗下項目研究改作長者房屋,預計今年底將公布有關詳情。另外,中文大學「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研究團隊正制訂一本針對住宅的樂齡設計指南,為長者無障礙生活提供參考。由此可見,市場力量正在醞釀這股熱潮,先以北部都會作試點,日後再引入到「明日大嶼」,鼓勵公私營合作以推進長者生活圈發展。由於篇幅有限,筆者希望下次再跟讀者討論如何在交椅州人工島展開「長者安居樂」及「長幼共融」的概念。 趙錦權 戴德梁行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及環球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