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3, 2024 星期一 微雨 24° 92%

打救內房穩經濟 起效四両撥千斤

2024-05-21    東方日報
近期內地連還出招打救內房產業,目的只有一個,不是為救某一家房企或銀行,而是要救經濟。事實上,房地產一業不濟,影響百業生計,消費與投資大受壓抑,經濟增長被拖後腿,時值美國正高築貿易壁壘,加大力度打壓中國戰略產業,穩定內部需求更顯重要,故出內地樓市的問題有幾個方面。首先,內地居民不是缺錢,但就是樓價跌得更低,都不敢碰樓,皆因眼見樓市庫存龐大,處處爛尾樓,兩、三代人積蓄一旦買着爛尾盤,討回本金無期,欲哭無淚,加上經濟前景不明朗,寧可租樓,即使有自主物業,換樓意欲都不大。整體樓市需求極疲弱,意味房企的項目資金回籠進度處於極艱難的狀況,更大更有實力的房產企業,遇着這個局面,都難以長期支撐下去。 另一方面,這幾年內地當局要整頓樓市,一則是要徹底整頓房企以超高槓桿炒高樓價圖利,然後涉足多個產業的無序擴張,二則要整頓地方政府財政土地過於依賴土地這單一收入來源,還有是糾正內地銀行過於依賴房地產貸款業務,增加系統性風險之餘,也令社會資金無法有效服務實體經濟。故當局強調,房住不炒,如今基本上已實現,皆因樓市炒風已絕迹,且居民已徹底改變「樓價只升不跌」的預期,反映政策目標已達到。 眼前要正視樓市運作失靈的問題,即買家不敢買,發展商也去不了貨,整個市場無法正常流轉,嚴重窒礙投資與消費,隨之而來是銀行壞帳上升、通縮、消費持續降級、固定資產投資疲弱等問題。同時,美國針對中國的「新三樣」(電動車、太陽能產品及鋰電池)戰略產業大增關稅,若中國反枱還招,不見得可取,亦非全球所欲見。循着現有國際途徑提出貿易申訴,爭取合理合法權益,固然必要,但更重要是「打鐵還得自身硬」,需設法發揮內部經濟韌性,有效提振內部需求,讓內循環戰略得到更好體現,以抗衡外部風險。 有序放鬆調控,讓樓市運作重納正軌,穩定資產價格,提振民營經濟、投資與消費信心,對穩經濟自可起到四両撥千斤之效。若如美資大行所料,內地樓市可在6至12個月企穩,那一向走先經濟表現6至9個月的資本市場,有望迎來「慢牛」翻身。 內地當局準確拿捏政策切入時點,疏導風險,理順市場運作,平衡整體風險,未來將見到積極成效。相比之下,港府就低估自身經濟結構性問題,包括旅遊零售業過於依賴內地遊客;疫情與網絡經濟改變本地消費模式、夜經濟恢復需更長時間;歐美資金撤走後,外資的參與度須更長時間補缺等,未有及時全面為樓市撤辣,穩住資產價格及市場信心,結果遲來的撤辣,狂瀾難挽,樓價繼續向下,市場信心繼續尋底,實為治理經濟極為失敗的例子。 港府要保住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得吸取教訓,徹底提升施政效率,把握內地振興經濟、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