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五月 20, 2024 星期一 微雨 24° 91%

從供應看需求

2024-05-07    經濟日報
當大家經常談到分析私人住宅需求時,不同人有不同答案。很多人會以樓價的升跌幅去分析住宅需求,當樓價上升時代表市場需求增加,當樓價下跌時則代表市場需求減少。而筆者的問題是:如樓市「價崩」時,代表市場需求絕少? 看看歷史數據,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和土地註冊處資料,在1998年時,官方住宅樓價(二手為主)按年大跌32.5%,而當年的二手住宅成交量為53,041宗。到2017年時,私人住宅樓價按年大升14.7%,而當年的二手住宅成交量為45,096宗。明顯地,單單樓價下跌不代表需求少,那還有甚麼其他數字反映市場需求呢? 根據房屋局最新數據,至2023年12月31日,已落成樓宇但仍未售出(俗稱餘貨)的單位數目共約20,300個,包括那些已獲屋宇署發出佔用許可證(俗稱入伙紙)的私人住宅單位數目。當中,在之前12個月內落成的餘貨佔36%,約7,300伙。 回顧2021年第三季當香港私人住宅樓價處於歷史高位時,當時的餘貨單位數目共約10,800個。當中,在之前12個月落成的餘貨佔30%,約2,200伙。 另外,目前正在建設中的單位約有80,000伙,其中透過樓花已預售的單位約有9,000伙,所以正在建設而未賣樓花的單位約有71,000伙,而這些單位很可能是未來3至4年的樓花供應。在2021年第三季,當時正在建設中的單位約有67,000伙,其中透過樓花已預售的單位約有13,000伙,正在建設而未賣樓花的單位約有54,000伙。 再看看對上12個月累計開始施工的住宅單位數目,2023年底時共約有17,000個,平均一季4,250個;2021年第三季時只約有7,400個,平均一季只有1,850個。 餘貨量變化 代表新盤吸納量 筆者認為,上述房屋局數據雖然是供應那邊的變化,卻能反映出不同層次的市場需求狀況。首先,餘貨量的變化代表新盤的吸納量,是現時市場的需求狀況,除了現時整體餘貨量比2021年第三季時多約9,800伙外,近12個月內落成的餘貨量亦較旺市時多5,100伙。此外,現時預售樓花數字比2021年第三季時少約4,000伙,亦反映出市場對樓花需求的減少。 隨着政府全面撤辣,市場現時對私人住宅的需求絕對是有明顯上升的。然而,由於按息仍然高企,需求傾向一手樓盤,二手樓盤未能受惠,這是與過往數次樓市復甦時最不同的地方。按照過去對息口與市場購買力的分析,當按息回落至近3厘的水平時,市場購買力將明顯增加。 雖然撤辣後一手盤銷情暢旺,但售價未見明顯上升,現階段發展商傾向減價去貨。除了息口因素外,餘貨量囤積亦影響開價。按照上述數據,預計餘貨量下降至近1萬伙時,樓價將開始有力回升。 撰文 : 王兆麒 萊坊高級董事 大中華區研究及諮詢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