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8
東方日報
被斥僵化促檢討措施 當局仍稱合時宜
公營房屋嚴重短缺,私樓又難以承擔。立法會昨通過檢視《長遠房屋策略》的動議,有議員指過去20年經濟大幅增長,但市民未能分享置業安居的成果,更直指市民覺得「一世難買樓」,輪候公屋隊伍長,等候上樓的年期又長,直斥「實在是香港社會的失敗」,促政府檢視《長策》,縮短置業階梯;另有議員指青年宿舍僅屬跳板,若政府不協助年輕人置業,年輕人或會重投劏房。但當局指現行房屋措施符合實際情況,政府亦不能輕言協助能力不足的年輕人強行置業。
自置居所戶主 年輕世代僅佔7.6%
提出動議的議員林筱魯指現時有市民存在一些觀念,如18歲開始輪候公屋,反正「一世難買樓」,倒不如放棄儲蓄;亦有不少市民為了符合申請公屋資格,索性不升職、不加薪、不上流。他指過去20年間,新增家庭住戶比例上升兩成,剛好為公屋存量比例,但輪候公屋的隊伍長了一倍,年期長了3倍多,而申請公屋人士當中近四成為30歲以下,35歲以下的年輕世代在整體自置居所戶主中佔比有1997年的22.1%大幅收窄至2019年的7.6%。他期望政府重新檢視長遠房屋策略,制訂根據前瞻性的政策,訂定具體租置及公私營比例目標。
議員倡推動公私營分工建公營屋
議員江玉歡批評政府為搭建所謂的置業階梯,忽略公屋和居屋的總供應量和流轉效率,做法本末倒置,當前房屋策略僵化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政府主導的建屋機構大包大攬,造成機構擁雜,工作成效低。
江主張政府要利用成熟房地產的市場優勢,吸引私人發展商從事出售為主的公共房屋承辦商,而房委會就可進一步集中精力,研究以出租為主的公屋,政府應激發私人發展商參與政府公共項目的積極性,順應本地社會特性,從源頭化解深層次矛盾。
對於青年置業問題,議員林琳指青年宿舍本質只是「跳板」,是臨時居所,年輕人如何儲夠上車首期仍是核心問題,因此要為入住青年宿舍的年輕人提升其技能和擴闊視野之外,還要幫助他們做好規劃以累積或籌集置業首期的資金,否則3年之後,一批入住青年宿舍的青年人打回原形,無奈重投劏房,恐怕並非大家所樂見。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強調政府有決心解決房屋問題,而房委會的資助出售單位的建屋量,由7年前約3,000個,大幅增加至2022/23年的9,700個,讓市民有更多機會購買資助出售單位。展望未來10年,她指政府有足夠土地以滿足《長策》下9,2000個單位供應的目標,未來5年平均每年約有一萬個可出售的資助房屋單位,下個5年將會更多。
提及青年置業,她指各類資助房屋的買家,40歲或以下的年輕人一直都是佔多數,而為配合政府鼓勵生育的政策,在2024年起的資助出售單位當中,會實施家有初生的計劃,增加一些合資格的家庭可購得出售單位的機會。她指年輕人應考慮自己的能力才下置業決定,政府不能輕言協助能力不足的年輕人強行置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