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3, 2024 星期一 大致多雲 28° 83%

香港實力疾風知勁草

2024-02-27    星島日報
去年樓市,只是一連串的特殊事件的意外結果!特殊情況雖然可以繼續出現,但我們不應該當了回復正常是異數! 2023年我們當然面對很多來自美國和西方的衝擊,例如金融市場的風浪!很多事情也被政治化!包括生活和市場價值觀念的認知戰,一早已開打了!但另一方面,我們也面對中央對市場的重整!去泡沫堅壁清野!迎戰金融霸權!這無疑是好事,但短期內不少行業內外受壓,兩面受敵,苦不堪言!考驗了港人的毅力和對價值觀的堅定! 香港因為聯繫匯率享受到美國「剪羊毛紅利」,不少銀行用美國債券產品獲利去給予存戶定期高息!這兩年來總共多了四萬億元去做定期!甚至還破了歷史紀錄!令市場購買力冰封!這算是始料不及的「意外」! 香港在去年頭開始復常,復常速度其實遠勝2003年沙士之後,上次失業率需要5年時間先回復到3%左右的等同全民就業的水平,今次我們只需1至2年時間回復!同時其他的數據亦算是高速回復!但一些傳媒的報道「遜預期」或者「不及疫情前」就將令人鼓舞的進度推翻,人生悲觀至此亦算是意外中的意外! 古有笑貧不笑娼,反映到人性是勢利!但當下資訊發達的年代,我們見到不乏網上欺凌的貼文,竟是「未買樓的人取笑買了樓的人樓價跌了」!幸災樂禍!反映人性的扭曲!但不少傳媒也想滿足這些「幸災樂禍」的心態! 香港曾經是最多人白手興家的英雄地,但近年充斥了「Hea文化」!慢活!取笑努力!踐踏置業者!不少人買了樓也不敢告訴朋友,恐怕有人不高興而在社群中被杯葛! 一時間「願意去儲錢買樓的人被不去儲錢的人取笑樓價跌」,「蝕得起的人被買不起的人去取笑」,「冇樓人批判有樓的人」。 買了樓的朋友不需要太擔心,不少悲情的貼文往往是用一些買入價和現在價錢比較,任何一個投資者包括香港首富,都會錯過在最高位的時候出貨,為何最高位首富不全部出貨?因為資產盈利在於滾存的價值增長,滾存過程必然有高有低! 最近筆者的一些投資都被網民取笑,首先有關投資到了今天我不覺得可以用低過當年的價錢買到同等條件和配套,但更重要是在持有過程中可以賺取滾存的價值,包括租金增長及享受平息期。而現在仍持貨,自然有條件享受未來持續的增值機會!這些所有都是難得的! 買了物業的人應以自己的成果為榮!樓價升跌只是和別人的比較,意義不大,最重要是擁有物業對個人的將來日子是一個難以取代的保障!更好的日子正在等待我們!共勉! 汪敦敬祥益地產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