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五月 8, 2024 星期三 短暫陽光 有驟雨 29° 65%

供應續增遏樓市 釋需求爭軟着陸

2024-02-03    經濟日報
本港樓市愈趨呈現供過於求,房屋局數據顯示,未來3至4年一手私樓潛在供應量約10.9萬,當中已屆現樓的「貨尾」亦有2萬個,雙雙創下有紀錄以來新高。 高息環境未見明確終局下,發展商去存貨步伐緩慢,難免對前期投地更審慎,令倚賴土地收入的特區政府,面對沉重財政壓力,當局刻下更要趕快提振信心、釋放需求,以防整體經濟動能再降。 有別過去每每求過於供,官方統計的潛在私樓供應量已明顯轉勢。過去一年,數字從未跌穿10萬伙高水平,去年年底再加2,000個單位,迫近11萬伙,不僅是2004年有紀錄以來最高,更已是2010年金融海嘯後低位的2.4倍。 雖然發展商似已減慢修改地契、原址換地、將「生地」變「熟地」,令上游已批出土地上可隨時動工單位略減至1.8萬,但業界去貨速度未見起色,成功預售的樓花維持9,000伙,手上貨尾卻按季再增2,000個,創2萬伙新高,全皆揭示供求失衡風險漸增。 樓花貨尾俱升 資金回籠需時 對比新盤推出量及成交註冊量,可發現市場已連續3年「負吸納」,且過剩量趨增。買家信心匱乏,每年消化量跌至僅約1萬伙,假設地產商沒轉售為租,只賣貨尾也隨時兩年才沽清。 現時,外界對聯儲局3月降息憧憬漸散,港府亦未回應各方進一步「減辣」、以至全面「撤辣」的促請。賣買雙方持續觀望,今年來一手銷情繼續偏淡,未見大型新盤應市,加重了地產商資金流壓力。 全城去年前所未見出現6塊土地流標,與內地房企遇困,大幅減少拓展本港市場同有關係,結果本財年首3季(4至12月),官地招標連補地價收入僅約123億元,只達原預算的14.5%,將使今年財赤再破千億。 發展局本財季首次因應市況,不會循賣地表,或一鐵一局推出住宅地招標,局長甯漢豪早前於本報專訪表示,「住宅不可能常不推地」,期望物色到較易批出的土地,不排除拆細啟德地皮出售。 調政策呼聲增 減辣利紓財赤 不過,觀乎當前住宅供應相對充裕,各地產商財務普遍偏緊,庫房未來短中期勢再難倚重過去比重可逾兩成的土地收入,財政壓力不容輕視。 地產諮詢管理商仲量聯行近月一再建議政府全方位檢討土地政策,包括考慮重推拍賣制度,讓業界先按自身能力提價勾出心儀地皮,避免一旦流標進一步挫損市場氣氛,但亦有測量師認為,這會令政府失去穩定樓宇供應的話語權,相信不會貿然重啟。 無論如何,本港今年仍要面對息口、地緣政治等無盡外圍變數,政府未必有力輕易重振已令市場失望的經濟增長勢頭。相對股票市場,當局明顯較有空間,調減或撤回餘下印花稅「辣招」,讓市場自然尋找合理供求和價格平衡。 政府為樓市鬆綁,最終收來的印花稅有機會不跌反升,土地收入則幾乎肯定可以回暖。這不僅有助未來幾年掙脫嚇人的財赤,還可紓減負面財富效應、提振房地產及周邊行業如經紀代理、律師和裝修等生意。 總結2023年全年,本港存款總額升了5.1%,足見社會並不缺錢,要促成經濟軟着陸,就要及早修復支持放膽大額消費的信心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