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七月 27, 2024 星期六 微雨 29° 85%

政黨倡重新出售公屋 可幫補庫房?

房地產市場一片淡靜,差估署最新數字顯示樓價連跌8個月,全年累計跌約6.8%,比2021年高位回落22%。市道不振,連帶與公營或資助房屋相關機構包括房委會、房協、市建局,皆面臨財政壓力。近期政界除了集中火力敦促樓市全面撤辣,轉售公屋的聲音也甚囂塵上。 民建聯上周晤財爺提出盤活公共資產,指政府現時有不少資產未為庫房帶來最大效益,建議積極研究旗下資產的營運及融資方式。該黨未提出具體例子,但有一建議就和拆售公共資產有關:推出優化版的出售公屋計劃。經濟學者王于漸近日在報章訪問亦指,政府一直以「縮減公屋輪候時間」作政策指標,但不斷起公屋,房屋開支也拾級而上,支持轉售公屋。 租置政策源於回歸初期,社會風氣偏向自由市場,認為政府作為全港最大業主應釋出公共資產價值,讓公屋在市場自由流動,普羅市民亦可平價買樓成為「有產階級」,享受資產升值的好處,持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正是王于漸。亦在這種背景下,政府後來為應對財赤,作出諸如出售地鐵、領匯的決定,但不無社會代價。 其中租置案例,由於拆售的只有部分公屋單位,衍生混合業權問題,衍生管理亂象。因此政府於2019年局部重推租置後,亦只是將現有的39個租置屋邨的出租凍結,加快推售這些單位,並容許綠置居買家買入租置屋邨的回收單位,截至去年10月,83%租置單位已售出。站在政府角度,寧可將公屋整幢變成綠置居出售,勝於重蹈當年覆轍。 民建聯房屋事務發言人陳學鋒指,即使房委會屬自負盈虧,若長期虧損最終政府都要出手相助,反之若從出售公屋得到可觀收入,可倒過來回撥給庫房,一舉兩得,政府亦可節省大量管理成本。該黨初步統計,以20至30年樓齡的屋邨,分10年、以市價約兩折出售,一年賣出約2萬個單位,涉及每年收入達100億元以上。 他說明白到社會對過往租置屋邨管理的擔心,預告民建聯農曆新年後會再提出詳細建議,方向包括釐清業權範圍;成立法團後代為管理一段時間,讓屋邨管理上軌道後才請物管接手等,「混合業權無論如何都存在,政府以往作為業權人之一,不想插手租置屋邨管理,這狀況日後要改。」 立法會議員洪雯認為,出售公屋確實能解公共財政壓力於一時,但廿多年前該政策導致業權不統一等問題,已成為「爛攤子」,政府若重推必須完整檢討過往不足及提出解決方法,不能「話賣就賣」。她認為現時房屋開支癥結在於公屋比重過高,租金收入卻填不回管理開支,導致房委會長期「以居屋養公屋」,成為財政無底洞,未來應增加資助出售單位在公營房屋中的比例。 聶風 大棋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