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5
經濟日報
翻查新盤資料,附表顯示過去10年新盤實際推盤量及成交註冊量的比較,可以發現近年出現逆轉,由連續多年的成交量多於全新盤實際推出量,買家吸納全新盤之外亦買入曾推出的存貨,求過於供的情況出現變化。但在最近3年,卻變成註冊成交量低於實際推出量,而且差異增大。實際推出的新盤數目大於註冊成交量,就屬供過於求,變成負吸納,成交速度放緩,就會導致新盤庫存上升。
根據統計,過去10年(2014至2023年),發展商共推出160,384個全新盤單位,平均每年約16,038個單位,根據附表,近兩年推出新盤量均較10年平均值為低。至於土地註冊處的一手住宅成交量,相同的10年,註冊成交量則有159,896個單位,平均每年約15,990宗交易。供與求之間似乎相當接近,兩者差距只有488個,10年分攤每年相差約49伙,供求似乎相當平衡。
近兩年成交縮 供過於求持續
但問題是最近兩年,即使一手實際推盤量輕微低於平均值,但註冊成交量卻大幅萎縮,導致兩者差異每年均有3,000個新盤差距,供過於求的情況持續。利嘉閣地產昨日一份報告統計,因應過去兩年受疫情及加息影響,一手新盤銷售進度緩慢,市場累積不少貨尾甚至延後推出的項目,因此估計來年發展商會持續銷售去年未完成的項目,雖然今年潛在的全新盤不少,但未必急於增添入今年的推盤清單內。
該行預測,2024年全港將有約114個全新一手私宅項目可成為潛在供應,合共將提供約38,045伙;數量較預測2023年的40,291伙回落5.6%,但仍為自2006年以來的19年次多水平。
有估今年推1.8萬伙 惟偏樂觀
當中鐵路站上蓋項目依然為全港新盤最大供應庫,涉及6個站,共有13個項目遍及港九新界,合共提供8,875伙,佔全港總伙數達23.3%;至於第二大的供應庫是啟德新區及跑道區,今年將有14個項目,提供8,255伙,當中89%(7,349伙)均位於跑道區。上述約3.8萬個單位,指的是條件較成熟,有機會可於年內應市的總伙數,惟實際推售量仍需視乎發展商的部署、期數分拆及實際市況而定,初步估計較貼近實際的推盤量大約為1.8萬伙。
推盤量如果達到1.8萬伙,應該屬偏向樂觀的數目,市場氣氛亦非常理想,達到加息周期前的2021年水平。至於一手成交量即更難估計,如果達到10年平均值,亦即1.4萬伙,已經較去年有近3成升幅,相信要利率走勢平穩向下,才能創造銷量爆升的基礎條件。
撰文 : 唐榮
欄名 : 專家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