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17, 2024 星期一 大致多雲 28° 86%

促經濟先穩內房 華出招得精而準

2024-01-12    東方日報
內地房地產債務問題被視為投資中國市場的主要風險之一。事實上,內房興衰影響百業景氣,若房地產市場繼續停滯不前,流動性每況愈下,最終只怕會威脅金融系統穩定,對於當前的經濟大局,百害而無一利,故化解內房企業債務問題,已成當務之急。最新官方開始從消化樓市庫存及刺激需求端方面加大政策力度,配合未來將進一步放寬銀根,相信有助穩定今年開局表現。中國資產的前景雖仍有隱憂,但又不至於過分悲觀,得理性看待當中的危與機。 綜觀目前內房問題,房地產企業過度槓桿,天量到期債務無力償還,須積極促使各方推動房企重組債務,以盡量保障投資者利益,否則一旦破產倒閉,就要「埋單計數」,大量中小微企業更會受牽連,貸款的金融機構股東亦要面臨壞帳損失,從而將風險引導至金融體系。暫時而言,這方面的發展在當局掌握之中,房企和債權人的重組工作如火如荼,向積極化解問題的方向進發。 另一個問題乃房地產市場的流動性問題。正正由於大量房企出現債務問題,手上投資項目資金斷鏈,無法交樓,甚或項目爛尾,現樓銷售亦大減,變相又減慢資金回籠進度,項目缺「水」完工,新的投資亦自然難以啟動。更大更好的企業長期處於這種行業景氣之下都難以維持運作,更何況如今存在大量資不抵債的房企。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並減低利息成本外,亦可鼓勵同業中較具實力者(主要是國企背景房企),善用手頭資金以合理估值接手發展項目,以穩定市場信心。另一方面,近季各大內銀主動與房企聯繫,了解債務情況,提供貸款便利,反正同坐一條船,銀行不可能獨善其身。 此外,從房地產市場的供應和需求端角度看,雖然供應情況在市場流動性緊張下減少,但債務問題打擊市場信心,亦令需求端處於疲弱狀態。加上這些年內地房地產市場發展缺乏規劃,大量庫存積壓,即使新供應減少,市場一時間亦難以消化庫存。近日有消息指中國人民銀行批覆千億元人民幣住房租賃團體購房貸款,目的正正就是為市場提供流動性,亦好發展住屋租賃市場,以助消化庫存。惟這始終需時才能體現效益,更須經濟景氣復甦與信心恢復作配合,否則居民收入不穩,對前景信心低迷,何來有置業需求,誰來接盤? 故在積極化解內房債務危機的同時,當局得加快實踐活躍資本市場,既為企業提供融資渠道,以推動新投資,穩就業,亦好讓中國資產估值有更合理的體現,財富效應可對刺激消費起到四両撥千斤之效;另要將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工作盡快付諸實行,並定下實踐目標,務求不容有失。畢竟民營經濟關乎社會就業、投資與創新能力,若眼下這景氣積弱的局面無限輪迴,只怕市場信心貼地,則振興經濟的工作變得吃力,更令人擔心是最終引來通縮危機,則未來經濟復甦之路將變得更崎嶇遙遠。精準出招,體現效益,就成內地施政穩經濟的兩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