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十一月 25, 2024 星期一 微雨 20° 81%

北部都會區 補地價分歧

昨日立法會有議員提出「積極回應國家發展戰略,跟進北部都會區建設」議案,該區發展可說是萬眾矚目,近期北都收地風波成為市場焦點,事件反映官、商在補地價及對樓市未來走勢出現嚴重分歧。 最終4間發展商罕有地讓政府以一般農地價收地,放棄併購多年的農地發展權。北都佔地達3萬公頃,相等於香港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如未能獲持份者積極配合,將加重政府財政負擔及拖長發展期。 北都是香港未來10至20年重點規劃工程,政府連番出招吸引發展商參與發展,去年6月先因應市況降低「標準金額補地價」最多33%,每平方呎約3,000元。去年底批出的傳統議價補地價,每平方呎進一步下跌至2,600元。據資料顯示,新地 (00016) 去年第三季完成元朗下高埔村及東成里兩幅用地補地價,可建總樓面約25萬及80.6萬平方呎,補地價分別約逾6.73億及23.1億元,每平方呎補地價約2,684及2,865元,反映政府叫價不算脫離市場。 為加快都發展及節省現金流,發展局最近從4方面修訂優化新市鎮原址換地安排,包括擴大換地用途範圍,同時亦協助持有9成業權的發展商收回第三方土地。局方表明,期望土地業權人配合政府規劃更深度參與發展,加快北都發展和讓發展更整全。不過,面對目前疲弱的樓市氣氛,恒地 (00012) 、長實 (01113) 、泛海 (00129) 及資本策略 (00497) ,最終未有在去年12月31日限期前接納政府批出的補地價,用地合共涉及6幅,總佔地約逾110萬平方呎,按照現時政府收地賠償金額,估計涉資近15億元。 發展商方面認為,不接受補地價,主要原因是相關土地未有「七通一平」(即包括道路、供水、排污、電力及地皮平整等)的配套,發展期長達7年以上,而補地價金額過高,認為情況與政府推地流標類似,當政府訂下的底價比市場願意支付地價有距離,更有傳聞差距以倍數計,令到流標情況出現。 倘未達共識 政府發展商雙輸 發展局指,「若果說是政府出價過高,亦可以是對方出價太低,低到不切實際,向來補地價要雙方『你情我願』,作為政府有基本負責任態度,若果不成事就按遊戲規則收地,政府已經預期『基本盤』是收地,(無法達成補地價)亦不會令政府大亂陣腳,並將於短期內盡快收回土地,由政府平整後再批出作住宅發展。」 北都是未來土地供應的主要來源,區內的新發展土地約3,000多公頃,當中不少於1,400公頃計劃在10年內可供發展,佔未來10年整體「熟地」供應約4成,可提供超過50萬個新住宅單位,是未來本港房屋供應重鎮,以容納250萬人口,不可能單靠政府獨力發展,需要結合市場力量才能夠提速提效。 若雙方未能在補地價達致共識,政府北都計劃將會受阻,而放棄參與的發展商失去多年來併購的心血,釀成雙輸局面。 撰文 : 唐榮 欄名 : 專家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