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17, 2024 星期一 間有陽光 幾陣驟雨 29° 82%

港大看淡今年增長 反對徵新稅 稱損競爭力 料樓市未撤辣難回升

【明報專訊】政府下月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預料財赤千億元,社會有意見促政府開徵新稅種。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兼經濟學講座教授王于漸表示不同意,稱做法損香港競爭力,又說樓市在「辣招」未撤及整體經濟環境不景下不易回升。港大昨公布對本港最新經濟預測,估計去年整體GDP(本地生產總值)升3.3%,預測今年全年增幅介乎1.9%至2.7%,今年首季按年增2.1%(見圖),增速放緩。王形容本港經濟高度開放,易受外圍經濟不景影響,本港「總括來說,2024年不應該是一個很樂觀的一年」。 預計全年增幅1.9%至2.7% 港大經管學院昨公布《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2024》,由18名學者分撰8篇研究文章分析本港經濟議題,包括聯繫匯率制度利弊(見另稿)、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未來等;港大同日公布對本港經濟預測。 王于漸昨於記者會以「不太樂觀」形容對香港今年經濟前景看法,他解釋香港屬高度開放經濟體,受世界及內地環境影響,過去數十年「世界好則香港好,世界不好香港都不會很好」,是基本規律。 王表示,要研判香港目前經濟狀况,不可只着眼地緣政治及疫後經濟恢復進度,舉例2008年金融海嘯至今仍對香港帶來影響。王解釋,金融海嘯後美國推行多輪量化寬鬆,令美國聯儲局資產負債表非常龐大,現時美國進入縮表時期,是當年擴表後的後遺症,同時為目前的全球經濟帶來通縮的衰退壓力。不過,他認為本港仍有多方面優勢,包括勞動市場及就業緊張、失業率低、各行各業仍開放,毋須過於悲觀。 展望樓市前景,王于漸說,本港樓市因有印花稅「辣招」,令私人房地產市場沒有流通量,而現時整體經濟環境不佳,樓市不易「回春」,在「辣招」未完全取消下住宅物業投資價值減低。 人口老化最大挑戰 倡投資、發債 財政司長陳茂波去年原預計下年度可恢復盈餘,最新料財赤需數年時間消除。本港近5個年度有4個是赤字,王于漸稱情况容易理解,因香港疫情期間有大量支出,同時經濟未恢復,認為只要香港及全球經濟環境改善,赤字問題會逐步減輕。王認為,更值得關注是人口老化加劇下,本港長遠醫療開支將不斷增加,形容屬「香港未來面對最大的財政挑戰」,當局需以融資方法應對。 社會近日有聲音倡政府加開新稅種應對財赤,王不同意,稱香港屬高度開放經濟體,增加稅種不利整體營商環境、吸引資金及人才,難維持經濟競爭力,形容加徵新稅倡議是「逆水行舟」,不利香港發展。王稱,每次經濟不景都有聲音要求檢討稅種,「我都是不看這些新聞」。 分析LinkedIn 稱疫下人才淨增長 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對外事務)鄧希煒建議,政府可改革收入制度,在稅收之外發掘其他收入,例如透過投資取得回報,或以發債融資發展新基建工程,而非單靠庫房支出。 本港近年受移民潮影響,大批人才外流,鄧希煒與團隊分析職場社交平台領英(LinkedIn)約25萬個帳戶數據,包括近3年在港工作的流動狀况等,發現來港人才(31,835人)較離港人才(26,836人)多,當中流入主要來自美國的亞裔人士。鄧表示,本港仍需吸引世界各地多元移民,保持亞洲國際都會形象對香港重要,「如過於單一,變成中國另一城市」,香港將對非亞裔或非中國人不再吸引。他又認為,保持香港對外連繫能力,不止對香港,對國家發展亦是很大貢獻。